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182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制造;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特钢线材的在线组织调控与高品质基础件用钢技术开发集成

我国基础件用钢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特殊钢总量的30%,是量大面广的特殊钢品种。基础件产品种类丰富、制造工序繁多且质量要求逐步提升,对原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提出特殊要求,但目前中高碳特钢线材在线组织性能精准调控仍是突出的技术难题,典型代表有:1)弹簧钢51CrV4等淬透性较强,小规格线材常规工艺易出现M+B组织,直接深拉拔时材料心部易发生“人字型”裂纹;2)8.8级紧固件用免退火冷镦钢市场需求量大,但当前产品球化/退化珠光体比例小,变形抗力大,模具损耗高而应用受限;3)工具钢S2(67SiCrNiMoV)淬透性高,轧后易形成M组织,在储运及加工过程易发生脆断导致报废;4)因低温变形抗力大,轴承钢100Cr6传统工艺不利于碳化物网状控制,显著影响滚动体轴承疲劳寿命;5)高强帘线钢LX86A要求原材料具有高索氏体化率、无封闭网碳,以保证深拉拔及捻股及疲劳性能,因此通常采用离线热处理(球化退火、盐浴或铅浴)及二火材等工艺来解决,带来成本增加、成材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中天钢铁集团特钢公司通过在线组织调控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控轧控冷技术(TMCP)主要应用于板带及型材生产,相关研究及技术成果较多。相比之下,基础件用特殊钢线材的在线组织调控技术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应用受限。因此当前特钢厂亟需结合下游用户的需求,加强研究力度,加快推进我国特钢线材的高品质、绿色化、节约化发展进程。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8 09:02:48 阅读(888)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核电用高品质不锈钢制造技术及品种开发

本项目以钠冷快堆的高温环境和ITER计划极低温环境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在性能及其制造工艺成熟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的高要求为目标,依靠自主创新,系统地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的高纯净度冶炼、性能和组织及其均匀性控制、高耐蚀高强韧性能协同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系列高品质不锈钢产品,满足了当今最为先进的压水堆、快堆、聚变堆等不同核电技术的不锈钢材料需求,实现我国核电用关键不锈钢材料从进口到自主、从堆外到堆内、从常规到尖端和从竞争到唯一的转变,保障我国核电工程的快速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了我国核电技术和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减排夯实了基础。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11:12:27 阅读(946)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冷轧热镀锌线锌锅电磁驱渣技术研究 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针对冷轧热镀锌线锌锅区的锌渣凝聚制约产品镀锌质量、镀锌效率、人工捞渣作业强度、作业安全隐患等突出瓶颈问题,并调查梳理国内外现有技术发展及瓶颈产生的根源,致力于本项目首提的锌锅电磁驱渣关键技术及成套装置开发,目标是形成冷轧热镀锌线锌锅驱渣和捞渣一体化的智能化清渣综合解决方案和管控系统,进而形成新的镀锌工艺技术,消除刮刀结渣,减少锌灰缺陷发生量,降低锌耗,提高镀锌线智慧制造水平。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09:56:08 阅读(760)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工业互联网模式下钢铁数字化精益制造研究与应用

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数据模型研发和全流程质量控制上,国内外针对如上技术难点,鲜有全面成功技术解决方案,缺乏灵活动态质量设计能力,无法解决“一业多地”模式的跨公司质量设计以及设计的长流程动态调整,很少能够实现跨公司和工序一体化排产,缺少全流程的质量管控和全厂关键工艺实时预警,较少将各种关键指标KPI指标化和生产、质量一切问题数字化。 2014年10月,由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高强汽车板有限责任公司和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精益制造研发与应用的系统性设计、实施,通过对信息系统集成挖掘、各种模型的建立完善以及数字化建设,实现了在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产销一体化平台基础上数据化的精益制造研发和应用,提升企业全局管控能力,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地支撑,向高效增长方式转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7-05 04:09:39 阅读(1090)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新进展:镁处理洁净钢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

国内外很早就认识到镁在钢中的良好作用。镁加入钢中能降低氧化铝夹杂物尺寸,减少Ⅱ类硫化物数量;镁可以提高钢的低温冲击功、冷脆转变温度和断裂韧性;镁还有净化晶界、改善碳化物分布、提高钢等轴晶率的良好效果。尽管如此,镁处理技术迟迟未能工业化推广和应用,主要原因是:①金属镁熔点、沸点低,蒸气压高(1873K时,蒸气压为2238kPa),加入钢液会迅速气化,收得率极低;②部分钢企对钢液加镁存在认识误区,认定生成的尖晶石对钢种有害,却没有考虑夹杂物尺寸减小带来的巨大冶金优势;③钢的镁处理技术被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如新日铁HTUFF技术,日本爱知制钢开发的镁处理无铅易切削钢新产品等。 为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液镁处理新技术,研制高效、洁净、低成本洁净钢新产品,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为我国钢铁制造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洁净钢制造水平的提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23 10:45:22 阅读(1576) 评论(0)

6:[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炼钢厂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作为流程制造业的钢铁工业急需在智能化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高质量、快节奏的生产要求时,因对生产工艺考虑不足,传统生产调度模型/系统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故而钢铁企业对炼钢-连铸过程的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高质量、快节奏等生产约束下生产计划与调度难的问题,首先对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炼钢厂物质流运行的时间参数进行系统解析,包括不同工况下炉次在各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和传搁时间等,在明晰物质流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艺、设备等多种约束因素,归纳总结适用于不同工况的生产调度规则库,优化生产运行模式;其次,应用生产调度规则库来指导调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提高模型的可用性;再次,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来探究车间平面布置、天车运行、钢包运转等因素对于物质流在多工序之间运行的作用机制,为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指导;最后通过系统研究与流程运行相关的生产因素,提出多工序协同运行量化评价模型及评价参数,实现对炼钢厂多工序协同运行水平准确评价。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炼钢-连铸区段的生产运行节奏与有序性得到显著提高。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制定企业标准2项和形成企业技术秘密5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3篇。项目自2019年成功实施以来,共计创造经济效益14083.3万元。
作者:liuqing-ustb 发表时间: 2021-02-02 12:57:46 阅读(2650)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宽幅超薄铁基纳米晶带材工程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本项目成果建立原子团簇与宏观性能跨尺度关联模型,发明了铁基纳米晶合金新成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幅超薄铁基纳米晶带材及连续化制造技术以及其应用技术,填补了宽幅超薄纳米晶带材及连续化制造技术的空白,建成了国际首条4000吨/年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制造成本降低40%以上,纳米晶带材、铁芯及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01 02:37:16 阅读(2219)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钢铁产品质量全过程智能管控技术与平台

钢铁工业是国之基石,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高端产品制造仍面临着质量稳定性差、产品质量合格率低、定制化能力弱等重大共性问题。自2007年始,项目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资助下,以面向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全过程质量协同管控,重点研发了钢铁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全流程产品质量在线管控、跨业务/跨工序的质量协同优化,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整套基于工业互联技术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智能管控技术与平台解决方案。
作者:hefei_ustb 发表时间: 2021-01-13 02:26:13 阅读(2137)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商用车轻量化厢梁结构用高强度热连轧板带性能提升及应用技术创新

针对商用车轻量化厢梁结构用高Ti复合微合金化热连轧铁素体基板带超高强度化、超轻量化、性能波动大、大梁断裂率高等关键难题开展攻关,突破了MC纳米析出大沉淀强化、性能一致性控制、提升使用性能的成形加工、多材集成应用的超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热连轧高强钢系列产品性能提升和规模化应用。 本项目共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形成企业技术秘密4项。项目开发的厢梁结构用高强钢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重汽、三一重工、中集华骏、东莞中集、河南骏通、新宏昌重工、成都大运、山东华泰、驰田汽车、南方迪马、中集陕汽、重汽绵专、重庆望江、重汽华威等国内重要商用车生产企业的厢板、底板、纵梁、横梁、边梁、大撑及立柱等关键部件制造。其中,大沉淀强化LG850XT、LG900FD全球首发并应用,AG700L产品获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金杯特优产品(2019年1月-2021年12月),AG700BL(2020年1月-2022年12月)和LG700L(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产品获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金杯优质产品,多次荣获三一重工、中集华骏、新宏昌重工等用户的优质供应商称号。近三年,项目累计生产厢梁结构用高强钢产品202.8万吨,新增产值13.4亿元,新增利税6.0亿元。
作者:cisricao 发表时间: 2021-01-08 05:02:55 阅读(1970)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超薄镀锡板超薄镀层高效绿色制造技术与应用

随着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国家提出了适度包装,用材节约的新要求。镀锡板作为主要的金属包装材料,占金属包装成本的60~80%。因此,镀锡板厚度与锡层减薄对于包装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实现镀锡板产品厚度和镀层减薄,本项目研究了超薄镀锡板冶炼、连铸、酸连轧、连退在线二次冷轧及超薄镀层电镀等关键工艺控制技术,攻克了镀锡板连铸高拉速、超薄带酸连轧高速卷取穿带、连退在线二次冷轧、超薄镀层耐蚀性等诸多难题,最终在首钢京唐公司实现了超薄厚度,超薄镀层镀锡板产品高效生产,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 (1)研发出超薄镀锡板洁净钢冶炼及高效连铸技术,提出钢包渣改质、中包气幕、新型浸入式水口的新方法,降低结晶器液位波动,实现夹杂物尺寸显著降低,中包平均T.O含量≤11.7 ppm,连铸拉速1.7 m/min的国际领先指标; (2)开发出超薄镀锡板酸连轧高速稳定穿带及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解决了超薄带高速卷取穿带及板形控制难题,实现酸连轧0.12 mm超薄带稳定、批量生产的国际领先指标,板形质量显著提高(2~4 IU); (3)开发出连退在线二次冷轧高效稳定生产技术,解决了连退在线二次冷轧稳定性和炉区高速通板难题,实现DR材在线批量稳定生产,“连退+二次冷轧”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至0.6 h; (4)发明了超薄镀层无铬钝化装备及电镀成套技术,阐明了传统助熔剂对超薄镀层均匀性的影响规律,解决了超薄镀层过合金化和耐蚀性难题,镀锡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最薄镀锡量降到0.5 g/m2(镀层厚约0.07 μm)。 该项目近三年累计实现镀锡板供货140余万吨,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对降低金属包装材料消耗,实现绿色化、高效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作者:fangyuan0905 发表时间: 2021-01-06 11:11:09 阅读(1822) 评论(0)

第7页/共19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