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182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制造;搜索位置:无限定;

1:[成果转化与推广--非高炉炼铁]基于氢冶金的低碳钢铁冶炼短流程技术

逐渐由传统“长流程”转向低碳绿色“短流程”发展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制氢技术成熟,氢作为清洁能源将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因此,各国均在积极研发基于氢冶金的低碳钢铁冶炼短流程关键技术,以期形成21世纪绿色钢铁冶炼新流程。聚焦我国钢铁工业碳减排、能源结构和工艺流程优化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积极研发和应用基于氢冶金的钢铁冶炼短流程关键技术将是我国钢铁工业未来的主攻方向之一。 因此,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广,其成功推广应用可有效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碳减排高、环境负荷大的难题,促使我国钢铁产业向绿色化和高值化方向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作者:13840183083 发表时间: 2020-03-21 11:09:38 阅读(1690) 评论(0)

2:[成果转化与推广--板带材新技术]热连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技术

传统控轧控冷技术需要“添加大量微合金元素”和采用“低温大压下”,在钢铁行业产品升级转型发展的需求背景下,这一技术思路愈发体现出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充分利用细晶、析出、相变等综合强化机制,已成为高品质热轧钢铁材料绿色化生产制造的有效途径。热连轧生产线带钢运行速度高、轧制节奏快、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开发难度很大。日本钢铁行业热衷于节约型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其在该领域研究及应用处于国际前列,但作为核心机密不对外输出。本项目技术意义在于自主研发出我国首台套热连轧超快冷技术装备,开发出系列高品质、减量化热轧带钢产品,推广应用于我国十余条大中型热连轧产线。
作者:13840183083 发表时间: 2020-03-21 11:09:12 阅读(1708)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分析检测技术]金属材料自动化相控阵超声探伤技术和装备

对于自动化相控阵超声探伤设备,国内还属于空白。近年国内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采购国外板卡尝试进行相控阵超声仪器的二次开发,但其成果受制于国外板卡接口的开放程度,更何况顶级无损检测制造商并不单独出售相控阵板卡。主要内容:相控阵声场的建模与仿真;相控阵超声声束偏转、聚焦和电子扫查的电气控制方法;超大规模超声波激发和处理通道及其抗互扰技术;相控阵图像重建与显示技术;高灵敏度和高分辨力相控阵探头制作技术;自动化相控阵超声探伤设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5:39 阅读(1568) 评论(0)

4:[成果转化与推广--连铸新技术]低成本、高效化板带材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针对国内板带材生产中能耗高、成材率低、生产效率低的实际情况,以国内典型微合金化钢板带材流程为依托,开发了系统完整的关键工艺与装备技术,包括:1)以倒角结晶器技术为核心,开发了具有优化弧形曲面形状的倒角结晶器和不同结构组合的侧面支撑足辊,有效控制了裂纹敏感性钢种铸坯的角部横裂纹和纵裂纹,使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率降低到0.5%以下,实现了微合金化钢连铸坯生产由冷态下线切角清理到550℃热装的转变;2)突破微合金化钢铸坯红送裂纹形成机理,开发了连铸坯表面快冷工艺与装备技术,通过铸坯表面快冷,使铸坯表面温度迅速降低至600℃以下,表面层8-10mm厚度铸坯完全实现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有效避免热送过程中红送裂纹的发生,同时,又可保证铸坯芯部900-1000℃的高温,使铸坯断面平均温度达到750℃-800℃,实现了连铸坯由冷装到550℃温装、再到750℃以上高温直装轧制的两个飞跃;3)以连铸坯二次倒角及角部形状优化控制为核心,开发了板带材边直裂或翘皮控制装备和技术,使低碳、超低碳带钢边直裂及翘皮缺陷发生率降低90%以上,使宽厚板边直裂发生位置距离边部小于10mm的比例达到85%以上,提高宽厚板成材率1~2%;4)集成优化了倒角结晶器技术、板带材边直裂控制技术和铸坯表层快冷技术,形成了低成本、高效化板带材绿色制造成套技术,并实现工业化应用。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铸坯质量和铸机的生产效率,还配套开发了包括凝固末端轻压下技术、高拉速技术、连铸坯热态在线调宽技术、连铸坯质量专家系统、结晶器漏钢预报技术、二冷动态控制技术、中间包快换技术、保护渣系列技术等多种技术作为该集成技术的支撑。上述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从铸坯到轧材对产品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了钢的成材率、节约了能源消耗、大幅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钢厂的车间场地和资金占用,其生产线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作者: 发表时间: 2020-03-18 04:01:03 阅读(1701)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板带材新技术]高效不锈钢轧制退火酸洗技术

主要技术包括冷轧不锈钢的连轧机、焊机、退火、酸洗、平整和拉矫的高度集成技术,实现一条高度集成的联合机组。开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8辊轧机装备,能满足不锈钢,高强及超高强钢、先进高强宽带钢的冷轧轧制需求。开发与之配套的退火炉、酸洗段成套工艺装备,实现冷轧不锈钢退火炉、酸洗段工艺及装备技术国产化。以及绿色节能环保型清洗技术、低能耗直燃退火炉、炉子智能数学模型等智能制造技术、中性盐电解+混酸酸洗技术、余热回收及利用解决方案、先进废气处理DENOX技术和高速通板解决方案。
作者:wisdri2020 发表时间: 2020-03-17 06:56:38 阅读(1599) 评论(0)

6:[成果转化与推广--炼钢工艺与技术]高品质特殊钢绿色节能电渣重熔技术与成套装备

电渣重电熔钢组织和性能优异,应用于各类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但传统电渣重熔技术耗能高、氟污染重、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无法满足高端装备的材料需求。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课题组提出了电渣重熔过程“洁净度控制”和“均质化凝固”2个原创性理论,形成了高洁净高均质电渣重熔成套技术与装备、特厚板坯和特大型钢锭电渣重熔技术、半连续电渣重熔实心和空心钢锭的成套技术及装备、电渣重熔过程节电和除氟技术等原创新技术,开发了系列高端材料,节能减排和提效降本效果显著,实现我国电渣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本项目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电渣重熔成套装备、工艺和新产品开发整体解决方案。也可以就企业单项技术提供服务。如新建电渣炉、老旧电渣炉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技术、质量提升和新产品开发等。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3-16 09:28:09 阅读(1814)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系列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

本项目所属学科为钢铁材料加工制造工艺领域,涉及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学科。 双相不锈钢具有高铬、高钼、含氮的成分特点和双相组织特点,赋予其较高的屈服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是我国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钢类,但其制造难度较大,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 油气输送、海洋工程及船舶、石油炼化、环保工程等高端装备对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耐腐蚀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等关系到材料及装备安全和寿命的重要指标提出较高要求,与此同时,项目初期国内不能制备φ≥450mm大口径双相不锈钢无缝管,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高端装备发展和制造的瓶颈。 申报团队依托国家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历经十二年,实现了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两相平衡设计-高纯净度冶炼及浇注-热穿孔-冷轧-均温快冷热处理组织控制”全链条关键技术突破,并实现了装备自主集成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 (1)开发了高纯净、高致密双相不锈钢管坯制备技术,实现了系列钢种的相比例和耐蚀性平衡设计、全氧含量≤25ppm的低氧控制、φ≥247mm铸锭中心缩孔消除、窄温度区间锻造工艺控制。 (2)发现了双相不锈钢热穿孔温度敏感特性,推荐了兼顾耐点蚀性能和热穿孔性能的氮含量控制范围,开发了热穿孔温度-转速协同控制技术,利用自主集成的φ55mm~φ720mm组距热穿孔装备,制备了φ610mm双相不锈钢荒管。 (3)开发了基于窄区间保温-均匀加热-快速冷却的双相不锈钢组织控制技术,利用独有的φ≥200mm管材固溶、冷却装备,实现了全系列双相不锈钢无缝管的点腐蚀率稳定≤3.5mdd(指标≤10mdd)、-46℃Akv稳定≥100J(指标≥45J)。 项目开发的系列双相不锈钢无缝管,已应用于国内外油气输送、海洋工程及船舶、石油炼化、环保工程等高端装备领域的167个项目,产品实物性能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近三年累计销售额7.32亿元,新增利税1.68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授权专利34项(发明12项)、软件著作权4项,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发表论文13篇。 经与国外先进企业实物性能和生产能力对比,项目形成的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项目开发的大口径、抗低温冲击、耐点腐蚀冷轧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化和“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材料保障,带动了我国高精尖、高附加值不锈钢无缝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升。
作者:fenghan 发表时间: 2020-01-08 01:30:35 阅读(2031)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新一代涂装工艺下高鲜映性汽车用钢板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集成

整车涂装作为汽车制造环节中最大的污染环节之一,汽车工业界提出,到2030年,将VOC排放量降低70%。 免中涂工艺完全取消了中涂线全部工序,能耗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预计到2015年底,在中国建成的各种先进的紧凑型涂装工艺生产线达到20条。采用水性涂料的涂装线的数量达到50条以上,产能达到千万辆以上。 与传统涂装工艺相比,新的环保涂装工艺使漆膜厚度减薄,漆膜流动性增大,使得漆膜对钢板表面缺陷和表面波纹的遮盖力减弱,涂漆外观质量下降,在同等条件下,涂漆外观质量下降,表面鲜映性难以达到汽车外板要求。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研究了锌锅内部锌液的流动、炉鼻子内部锌液流动规律以及炉鼻子内部气体流动规律,提出了抑制锌锭附近低温旋涡、提高炉鼻子内部温度均匀以及改造炉鼻子锌灰泵结构的控制措施,抑制了炉鼻子内部锌液表面锌灰形成,使得百米锌渣数大幅度降低80%以上。 (2)研究了涂装后表面鲜映性指标与钢板表面轮廓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优化光整辊磨削工艺消除粗糙度与波纹度相关性的工艺路线,在不改变粗糙度的情况下降低镀锌外板表面波纹度,实现波纹度Wa1-5的平均值减少50%。 (3)研究了薄钢板成形过程中的表面波纹度轮廓演变过程,提出了薄板表层析出物梯度分布的控制措施,通过冶金、热处理和光整轧制工艺措施优化,实现成形后的表面波纹度指标显著降低;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 (1)首次开发了提高汽车用钢板在免中涂工艺下涂装鲜映性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了高鲜映性系列汽车用钢板及“零”缺陷热镀锌板表面质量控制设备,突破了免中涂工艺下高鲜映性汽车外板生产和应用瓶颈,成功应用于国内汽车主机厂的免中涂绿色涂装产线。 (2)首次揭示了成形过程中表面波纹度演变与表层晶粒取向的关系,形成了以表层织构控制为核心的全流程关键工艺成套控制技术,实现变形5%时的表面波纹度指标Wa1-5不超过0.35微米,免中涂涂装后鲜映性指标DOI达到88以上 (3)首次提出Wa1-5波纹度参数及其测量方法,通过均匀快速磨辊技术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参数与波纹度参数的相关性,攻克了粗糙度与波纹度协同控制的矛盾,实现钢板表面Wa1-5平均值从0.50微米降低到0.25微米 ,同时保证粗糙度不低于1.0微米。 (4)首创了低加热功率锌锅分区热流控制设备,集成开发了锌灰锌渣抑制清除设备,突破了热镀锌汽车外板表面细微点状缺陷的控制瓶颈。
作者:jiang2000 发表时间: 2019-12-17 06:03:24 阅读(1975)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高速重载系列钢轨及异型材数字化高质量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⑴项目基于数字化虚拟制造的全轧制过程孔型系统智能设计技术研究。如何突破型材轧制孔型系统设计长期依赖经验试错、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实现钢轨及异型材孔型系统智能设计、智能化配辊以及轧辊加工NC代码自动输出,大幅度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制成本。 ⑵全轧程热力耦合三维模拟精准预测及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结合建立完整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数据库,实现系列钢轨及异型材轧制全过程工艺优化和质量稳定性控制,显著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使钢轨残余应力显著降低。 ⑶基于大数据及在线控制的钢轨轧制金属流动预测-补偿模型和全长尺寸精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解决高铁轨,重轨全长尺寸在线高精度控制问题。 ⑷钢轨局部润滑轧制及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努力搞清高温高压轧制条件下金属流动、轧辊氧化皮粘结及局部磨损机理和规律,消除钢轨表面轧疤及通长“人”字轧痕等表面质量缺陷,并轧辊寿命延长。
作者:袁伟霞 发表时间: 2019-12-17 10:54:36 阅读(2038)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用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开发与应

项目首次提出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广义复合抑制剂理论,创建了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制造核心工艺技术体系,自主设计集成专用功能装备及全套高效产线,确立了复杂工况下特高压输变电变压器选型设计原则。项目开发技术成功应用于宝钢取向硅钢三期、四期工程,推广应用于一期、二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研制的10个极低损耗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全球首发,8个极低损耗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其中,B30R090、B27R080、B23R070、B20R060、B18R060为所有常规厚度规格世界最高等级产品;除0.23mm规格外,其余规格均领先日、韩等国际一流企业同规格产品一个牌号以上,实物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大型特高压电力变压器上,自2014年成功应用于灵绍±800KV直流特高压工程以来,已累计制造1000kV交流、±800KV等特高压工程变压器560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71.7%,性能指标全面优于进口同类产品的实绩水平;2018年,B23R075率先成功制造出1100kV直流换流变,并在世界首条、全球最高电压等级的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昌吉-古泉)工程示范应用。在高能效配电变压器上,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制造S15型配电变压器800多台套,空载损耗较目前国家一级能效降低约30%,节能降耗示范效益显著。2013年以来,累计制造极低损耗取向硅钢新产品近百万吨,新增产值120多亿元;其中,2017-2019年,制造新产品40.29万吨,新增产值49.15亿元,新增利润10.18亿元,新增税收7.46亿元。极低损耗取向硅钢新产品出口欧、美、日、韩高端市场,近三年出口总量17.16万吨,2018年出口占比30%,创汇3.01亿美元。
作者:宝钢股份 发表时间: 2019-12-16 04:27:00 阅读(2113) 评论(0)

第11页/共19页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