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13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组织;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新型高锰超低温钢开发与应用

高锰钢由于其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特征,导致其屈服强度相对较低(通常在200~400MPa之间),使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亟待解决LNG储罐用热轧高锰钢屈服强度低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等方式来提高屈服强度,但对于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高锰钢,固溶原子的固溶强化效果远低于其在体心立方晶体结构铁合金中的固溶强化效果。细化晶粒可以有效地提高屈服强度,但是,只有将晶粒细化至5μm以下时,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接近400MPa,另外,高锰钢通常在500~800℃进行退火处理,以获得再结晶细化组织,当退火温度高于800℃时,组织发生明显的粗化。但我们的研究发现,一方面高锰钢存在一个500~800℃的脆性区间,另一方面高锰钢的超低温韧性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恶化,可见,采用充分细化晶粒来改善热轧高锰钢的屈服强度难以满足其对超低温韧性的苛刻要求。因此,在不显著损害热轧高锰钢超低温韧性的条件下,引入适当的强化机制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10-21 09:45:00 阅读(1059)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热冲压钢高韧性AlSi镀层技术开发与应用

AlSi镀层技术完美地解决了1500MPa超高强度汽车安全结构件的尺寸精度与耐腐蚀性问题,但是相对于22MnB5裸板,其弯曲断裂应变下降了20%以上,也随之带来了氢致延迟开裂风险。作为承载汽车安全的部件,韧性不足将直接导致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发生提前断裂,因此,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热冲压钢的韧性可进一步优化车身安全件的结构与厚度设计,为汽车轻量化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韧性也可降低热冲压零件制造、装配与服役过程中的氢致延迟开裂风险。汽车碰撞过程中的零件失效通常为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弯曲断裂,一般采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定的VDA-238三点弯曲试验标准评价热冲压钢的韧性,现有1.4mm厚AlSi镀层热冲压钢的三点弯曲角度典型值~55°(标准要求≥50°),通用汽车在其2019版热冲压钢全球材料标准GMW14400中增加了高韧性AlSi镀层热冲压钢(Improved Bendability),要求三点弯曲角度≥60°,对比该标准中的常规热冲压材料弯曲断裂应变提高了20%。在不牺牲强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AlSi镀层热冲压钢的韧性并消除热冲压零件的延迟开裂风险,已成为全球车身轻量化技术发展新的焦点。 此外,尽管学术界和工业界对Al-Si镀层热冲压钢加热过程中镀层和基体微观组织演化、镀层高温变形行为、焊接性能、涂镀性能和耐腐蚀性等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现有AlSi镀层热冲压钢还存在炉辊结垢、加热效率低、模具磨损严重等影响热冲压生产过程的问题;同时,AlSi镀层热冲压钢产品的耐腐蚀及电阻点焊等相关机理还未研究清楚。 综上,亟需在AlSi镀层技术的开发上做出创新,大幅提高AlSi镀层热冲压钢的韧性,同时解决现有AlSi镀层产品在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痛点。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10-11 09:40:51 阅读(1070)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 : 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关键技术 创新及工程应用

国内现有船舶及海洋装备用钢无法满足极寒环境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 1、36-40kg高强船板,通常采用控轧、正火轧制或传统TMCP方式生产,常规组织的韧脆转变温度较高、防止结构脆性瞬断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极地船舶-60℃的设计服役要求; 2、极寒和超深水海洋平台用钢需满足超高强、大厚度、易焊接、厚向均匀等特性,传统上采用调质生产的钢板其高屈强比、高碳当量导致可焊性差;钢板厚度方向性能不均,心部强度和低温韧性易存在波动,无法满足超深水和极寒海工装备在高韧性设计和应用服役性能要求。 为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关键材料亟需,鞍钢联合项目各完成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针对不同海洋装备的设计选材要求,实施材料设计-制造-应用-服役评价等全链条集成化技术创新,探清低温韧化机制,开发出全系列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实现国内外重大海工装备示范应用,为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鞍钢作为国内海洋装备用钢的重要研发基地,率先完成F级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船级社认证,与项目完成单位在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合金体系设计、强韧化机理、服役性能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鞍钢拥有国际一流的海洋工程用钢生产装备,5500mm轧机轧制力高达105000kN,最大板宽可达5200mm,完全可以满足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轧制要求。鞍钢拥有强大的热处理能力,可进行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热处理,为本项目的研发提供了支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40 阅读(1035)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与产业化

制约模具钢中厚板技术进步以及全行业推广三方面技术瓶颈如下: 1、高碳-高合金模具大板坯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谱系化问题 受转炉冶炼高合金化损耗大、均质化困难,尺寸效应引发的大板坯裂纹问题制约,世界上尚没有采用“转炉+立弯式连铸” 进行高碳-高合金大板开发的先例(C:0.36-0.45wt%,合金:9-15wt%),基于不对称变形条件下等向冲击性能(≥0.8)及满足NADCA标准的组织控制技术,1000-4000mm超宽板短制程生产技术亦是空白。 2、复合模具钢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厚度提升问题 真空复合坯料在成本上、生产节奏上优于钢锭,在轧制规格及内部质量方面上优于400mm以上规格连铸坯。其技术本质在于金属 “熔化-凝固”的延申,因此模具钢的易裂难焊性(CE:0.56-3.38)、模具钢的高磁性对电子束的磁偏吹等成为利用复合坯生产模具钢最大的技术瓶颈。世界上尚没有采用“真空电子束复合”技术进行模具钢开发的成功案例。 3、低圧缩比、短制程模具中厚板生产工艺瓶颈—生产的轧制极限和效率的问题 无论是谱系化模具钢中厚板生产,还是复合技术生产,均需最大程度的挖掘连铸坯料的轧制极限,即突破行业内中厚板生产最小压缩比,达到压缩比≤2的水平,同时实现短流程并保证质量长期稳定、可控。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依托省、集团重大项目,开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攻关,突破传统连铸生产模具钢的合金化极限,坯料规格极限以及压缩比极限,形成“高效生产-稳定控制”一体化工艺,实现“关键制备技术-材料应用”全链条自主创新,开发出五大系列30余种模具中厚板产品。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7 09:12:13 阅读(1055)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性能特种金属线材制品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

金属线材制品是指以金属线材为原料,经过拉拔或冷轧等方式加工成的金属丝以及用丝进一步加工成的产品,具有强度高、抗松弛及蠕变能力强、疲劳寿命长、耐蚀及耐磨性能好、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等特点,是典型的高效钢材,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高速铁路、路桥建设、海洋工程、汽车、矿山、码头等诸多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长期以来,国际金属线材制品强国主要包括日本、德国、比利时、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他们以基础研究为支撑开发出一系列性能指标处于全球先进行列的高性能线材制品,同时通过装备的智能化实现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生产。相比之下,我国金属线材制品产业水平整体大而不强,缺乏全球竞争力。 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自2007年开始,依托一系列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以珠光体组织强韧化机理的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特种金属线材制品并完成产业化,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并获得2021年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4 03:55:48 阅读(1017)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ESP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出现,适应了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是近30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取得的重要技术进步之一,是继氧气转炉炼钢、连续铸钢之后,又一项带来钢铁工业技术革命的新技术。CSP轧机上的生产工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国内某些厂家实现了半无头生产模式,在提高产品的厚度精度、板形质量、通卷组织性能稳定性、均匀性和成材率方面体现出显著的优势。但面对钢铁产能过剩,特别是热轧板卷严重过剩的现实,此类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面临着传统产线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开发全无头轧制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发挥流程优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并增加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2009年2月意大利Arvedi无头轧制技术(ESP)投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连铸连轧技术的又一次进步。基于此,2015年,日照钢铁率先引入亚洲第一条,世界第二条薄规格无头轧制生产线。 无头轧制的优势有:1)节能效果显著:同传统热连轧比较,节能40~60%;2)大规模生产高质量薄/超薄宽带钢,实现“以热代冷”;3)带钢高性能均一性、高尺寸形状精度(传统工艺无法实现);4)成材率比传统工艺提高1%以上(高成材率,低氧化烧损、无切损);5)吨钢生产成本低,产线投资低。 同时无头轧制生产也存在以下难点:1)产线高拉速、高刚性(无缓冲)、多工序装备一体化集成控制;2)单浇次连轧数千吨薄宽带钢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带出品最低化、事故控制处理等远大于传统工艺。同时ESP生产技术在引进过程中,因国内无可参考技术,生产中发现与理想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ESP产线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日照钢铁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调整思路,优化试验方案,对存在问题逐一分析,开发出ESP线多炉高拉速连铸无缺陷铸坯控制技术、薄规格带钢板形稳定控制技术、基于ESP产线的铁素体轧制工艺技术、超薄宽带钢系列产品的ESP工艺技术等,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低碳节能效果显著的高质量薄宽带钢短流程生产基地。。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9 09:18:33 阅读(1784) 评论(0)

7:[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特钢线材的在线组织调控与高品质基础件用钢技术开发集成

我国基础件用钢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特殊钢总量的30%,是量大面广的特殊钢品种。基础件产品种类丰富、制造工序繁多且质量要求逐步提升,对原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提出特殊要求,但目前中高碳特钢线材在线组织性能精准调控仍是突出的技术难题,典型代表有:1)弹簧钢51CrV4等淬透性较强,小规格线材常规工艺易出现M+B组织,直接深拉拔时材料心部易发生“人字型”裂纹;2)8.8级紧固件用免退火冷镦钢市场需求量大,但当前产品球化/退化珠光体比例小,变形抗力大,模具损耗高而应用受限;3)工具钢S2(67SiCrNiMoV)淬透性高,轧后易形成M组织,在储运及加工过程易发生脆断导致报废;4)因低温变形抗力大,轴承钢100Cr6传统工艺不利于碳化物网状控制,显著影响滚动体轴承疲劳寿命;5)高强帘线钢LX86A要求原材料具有高索氏体化率、无封闭网碳,以保证深拉拔及捻股及疲劳性能,因此通常采用离线热处理(球化退火、盐浴或铅浴)及二火材等工艺来解决,带来成本增加、成材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中天钢铁集团特钢公司通过在线组织调控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控轧控冷技术(TMCP)主要应用于板带及型材生产,相关研究及技术成果较多。相比之下,基础件用特殊钢线材的在线组织调控技术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应用受限。因此当前特钢厂亟需结合下游用户的需求,加强研究力度,加快推进我国特钢线材的高品质、绿色化、节约化发展进程。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8 09:02:48 阅读(871)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白云鄂博矿绿色高效生产稀土汽车板的 关键冶金技术及产业化

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包钢白云鄂博矿中富含稀土,其在钢中具有净化钢水、夹杂物变性、组织细化及微合金化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很好改善了钢材的性能,如冲击性能,所以探索利用稀土在钢中的作用,通过夹杂物变性、组织细化、阻碍P的析出,来提高汽车板表面质量、冲压性能、稳定加磷强化钢。 本项目通过稀土提升汽车板深冲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关键技术、高品质汽车板绿色高效智能炼钢关键集成技术、稀土汽车板洁净度精准控制及高效连铸关键集成技术等一系列攻关,解决了利用白云鄂博矿特色资源生产高品质稀土汽车板过程中所面临的磷高硅高极端恶劣铁水冶炼条件、稀土收得率低和可浇性差等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具有资源特色稀土汽车板的规模化稳定生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6 04:08:07 阅读(771)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攀西高钙镁钛资源的大型熔盐氯化 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攀西钛资源的利用水平,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开发钒钛磁铁矿中钛资源,采用熔盐氯化法生产TiCl4,建成了年产6万吨TiCl4 的生产线,由3台小型熔盐氯化炉生产线组成,2015年全面实现达产达效,其单炉粗TiCl4实际日产量达到80t/d-120t/d。在世界上冶金炉窑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以及国家大力对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的发展战略布局下,现有熔盐氯化炉已难以满足行业对钛资源高效规模化利用的需要。因此,开发基于攀西钛资源的大型熔盐氯化关键技术对我国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然而,熔盐氯化炉大型化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关键核心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①大型熔盐氯化炉炉内流场分布与炉型结构尺寸设计规律不清的设计难题;②大型化后熔盐氯化炉物质流及能量流无法维系的连续稳定运行难题: ③氯化后TiCl4与杂质之间气固液三相分离效率不高导致的产品质量稳定控制难题。这些技术难题在过去70年里,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际先进的熔盐氯化技术掌控者均未得到合理解决和应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难题,自2015年以来,攀钢组织开展了基于攀西钛资源的160t/d大型熔盐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以期突破熔盐氯化炉大型化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11:12:38 阅读(774)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核电用高品质不锈钢制造技术及品种开发

本项目以钠冷快堆的高温环境和ITER计划极低温环境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在性能及其制造工艺成熟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的高要求为目标,依靠自主创新,系统地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的高纯净度冶炼、性能和组织及其均匀性控制、高耐蚀高强韧性能协同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系列高品质不锈钢产品,满足了当今最为先进的压水堆、快堆、聚变堆等不同核电技术的不锈钢材料需求,实现我国核电用关键不锈钢材料从进口到自主、从堆外到堆内、从常规到尖端和从竞争到唯一的转变,保障我国核电工程的快速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了我国核电技术和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减排夯实了基础。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11:12:27 阅读(930) 评论(0)

第4页/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