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31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鞍钢;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型带钢冷连轧机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

目前,国际流行的冷轧带钢板形测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板形仪辊面质量和检测精度不够高。分段压磁式板形仪辊面有缝,可能会压伤和划伤带钢表面。整辊压电式板形仪的传感器分散螺旋布置,不能对横向板形实现同步测量。(2)碳刷滑环式板形信号传输装置,易受摩擦磨损振动和电磁温度等干扰,运行维护困难。(3)整辊式板形仪存在通道耦合问题,影响检测精度。(4)板形分析计算和控制器设计模型都是静态的,不能实现动态预报和解耦。(5)板形控制建模的智能程度和计算精度低,影响控制系统性能。 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用自主国产板形测控系统装备带钢冷轧机,生产高级冷轧带钢,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校企合作的支持下,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宏民教授团队针对上述科技问题,历时10余年自主创新研制了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鞍钢178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和马钢1720、河钢1550等12套钢带、铜带、铝带冷轧机组,替代进口,实现了大型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测控系统的首台套国产化和冷带轧机板形测控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11 08:39:05 阅读(765)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融合5G通信技术的设备智能管控APP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内部大量采用有线传输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网络的通信,无线通信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较少。一方面,由于传统工业生产设施相对静态和持久,没有无线连接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无线技术达不到工业要求,特别是可靠性、时延、安全等性能。然而,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 5G 通信技术在可靠性和时延上的突破,为无线应用到制造领域提供了可能。在未来工厂中,由 5G 无线通信提供的灵活、移动、通用的连接,必将对制造业生命周期中的生产、运输和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在我国,钢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条件苛刻,具有高温、腐蚀以及生产连续性强等特点,在长周期连续运转过程中,受工艺设备、人员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设备可能存在一些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易造成停车停产等事故。设备管理、安全监管、运维管理面临着人为响应不及时、备品备件繁多无法及时跟踪状态等问题,涉及的设备运维无法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需求迫切。 针对鞍钢集团及下属工业制造企业内部复杂、多变的无线传输环境,面对工业生产高可靠、高带宽、高安全、低时延的技术挑战,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努力克服 5G 和 MEC关键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部署难题,形成了一种具有示范推广价值和行业复制性的企业内 5G 网络部署架构与网络建设、运维、管理新模式。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08 02:54:33 阅读(715)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 : 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关键技术 创新及工程应用

国内现有船舶及海洋装备用钢无法满足极寒环境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 1、36-40kg高强船板,通常采用控轧、正火轧制或传统TMCP方式生产,常规组织的韧脆转变温度较高、防止结构脆性瞬断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极地船舶-60℃的设计服役要求; 2、极寒和超深水海洋平台用钢需满足超高强、大厚度、易焊接、厚向均匀等特性,传统上采用调质生产的钢板其高屈强比、高碳当量导致可焊性差;钢板厚度方向性能不均,心部强度和低温韧性易存在波动,无法满足超深水和极寒海工装备在高韧性设计和应用服役性能要求。 为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关键材料亟需,鞍钢联合项目各完成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针对不同海洋装备的设计选材要求,实施材料设计-制造-应用-服役评价等全链条集成化技术创新,探清低温韧化机制,开发出全系列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实现国内外重大海工装备示范应用,为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鞍钢作为国内海洋装备用钢的重要研发基地,率先完成F级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船级社认证,与项目完成单位在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合金体系设计、强韧化机理、服役性能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鞍钢拥有国际一流的海洋工程用钢生产装备,5500mm轧机轧制力高达105000kN,最大板宽可达5200mm,完全可以满足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轧制要求。鞍钢拥有强大的热处理能力,可进行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热处理,为本项目的研发提供了支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40 阅读(1050)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与产业化

制约模具钢中厚板技术进步以及全行业推广三方面技术瓶颈如下: 1、高碳-高合金模具大板坯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谱系化问题 受转炉冶炼高合金化损耗大、均质化困难,尺寸效应引发的大板坯裂纹问题制约,世界上尚没有采用“转炉+立弯式连铸” 进行高碳-高合金大板开发的先例(C:0.36-0.45wt%,合金:9-15wt%),基于不对称变形条件下等向冲击性能(≥0.8)及满足NADCA标准的组织控制技术,1000-4000mm超宽板短制程生产技术亦是空白。 2、复合模具钢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厚度提升问题 真空复合坯料在成本上、生产节奏上优于钢锭,在轧制规格及内部质量方面上优于400mm以上规格连铸坯。其技术本质在于金属 “熔化-凝固”的延申,因此模具钢的易裂难焊性(CE:0.56-3.38)、模具钢的高磁性对电子束的磁偏吹等成为利用复合坯生产模具钢最大的技术瓶颈。世界上尚没有采用“真空电子束复合”技术进行模具钢开发的成功案例。 3、低圧缩比、短制程模具中厚板生产工艺瓶颈—生产的轧制极限和效率的问题 无论是谱系化模具钢中厚板生产,还是复合技术生产,均需最大程度的挖掘连铸坯料的轧制极限,即突破行业内中厚板生产最小压缩比,达到压缩比≤2的水平,同时实现短流程并保证质量长期稳定、可控。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依托省、集团重大项目,开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攻关,突破传统连铸生产模具钢的合金化极限,坯料规格极限以及压缩比极限,形成“高效生产-稳定控制”一体化工艺,实现“关键制备技术-材料应用”全链条自主创新,开发出五大系列30余种模具中厚板产品。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7 09:12:13 阅读(1071)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地下矿山采矿工程精细爆破技术研究

铁矿石供应能力严重不足成为钢铁原料供应链“脆弱”的关键,其保障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金属矿山正面临着“由上至下,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关键转型期,在生态环境和生产成本双重压力下,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是必然选择。作为金属矿山采掘难以替代的重要手段,爆破还面临着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亟待研究解决:炸药爆炸做功与岩体破碎耗能的耦合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炸药能量释放与爆炸裂纹扩展的有效控制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表现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爆破落矿块度大、贫化率高;爆破掘进效率低、成型差;爆破设计水平低、精准性差。 针对以上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北京科技大学杨仁树教授团队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并以鞍钢弓长岭井下矿为工程背景开展科研攻关。通过爆炸能量释放精密控制原理的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爆破技术的突破,建立了金属矿山安全高效爆破工艺技术体系,将研究成果服务于工程应用并逐步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提升我国金属矿山铁矿石产能提供了保障,2021年该成果荣获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5 04:57:24 阅读(897)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预荷电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

钢铁行业窑炉烟尘细颗粒物 PM2.5 排放将造成城市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常规的除尘技术存在细颗粒物捕集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等技术短板,不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市场亟待需求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碳的细颗粒物高效捕集技术和装备。中钢天澄利用国家 863 课题平台,成功研发了预荷电袋式除尘技术与装备,为钢铁行业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提供了技术和装备,2014 年底在鞍钢 180t 转炉烟气净化上建成示范工程,排放浓度小于 10mg/m 3 ,设备节能 40%以上,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4-09 10:04:04 阅读(1511)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机械装备技术]高品质带钢精整生产核心装备及关键技术集成与开发

精整生产是板带从钢厂走向用户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钢铁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精整生产设备依然以国外进口为主,高品质带钢边部质量、板形和表面质量控制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我国精整装备与工艺的现状,项目组立足精整生产线核心装备与关键技术国内自主设计与开发,取得了以下主要技术创新: 1、高品质剖分拉矫重卷检查机组设计及工艺开发 自主研发出一套集重卷、拉矫、切边、中剖、检查、涂油、分卷于一体的高品质剖分拉矫重卷检查机组,解决了中剖带钢单卷取工艺、机组运行参数设计、机组高速运行振动、拉矫参数预设定及延伸率闭环控制、滚筒飞剪传动设计及控制方法、带卷自动开头工艺装置及方法、废边自动卷取装置及方法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精整生产核心装备及工艺国产化。 2、高品质带钢精整过程边部质量综合控制技术 设计了圆盘剪重叠量高精度调整机构与侧向间隙高精度调整机构,给出了相应的重叠量与侧向间隙调整方法;制定了一套实用有效的边部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专家系统与大数据支撑的剪切工艺数据库,解决了圆盘剪重叠量与侧向间隙没有通用控制模型与方法的难题;并设计了精整机组边部修磨装置,从根本上消除了剪切后板带边部的毛刺缺陷。 3、高品质带钢精整过程板形与表面质量综合控制技术 提出了平整过程基于工作辊水平挠曲的压扁系数计算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板形预报与控制技术;建立了平整过程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衰减模型,开发了以表面质量控制为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技术;以边浪与中浪治理为目标,开发了拉矫工艺优化设定技术,形成了一套高品质带钢精整过程板形与表面质量综合控制技术,攻克了成品板形与表面质量难控的问题。 以该项目相关技术为核心,申请发明专利23项,已被授权18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被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上述技术创新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宝武、河钢、鞍钢、首钢等大型骨干企业,近十年精整生产线市场占比份额超过了60%,成功替代进口。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额244.75亿元、利润20.75亿元。该项目的成功研发摆脱了日本、德国等工业先进国家在精整装备与技术方面的控制,积极推进了国内装备制造、电气传动、自动化控制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国内冷轧精整装备的控制水平,实现了产品高端化并努力进军国际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ysdxbzh 发表时间: 2020-10-27 09:26:47 阅读(2314)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新一代连铸二冷及可控压下关键技术

近来中国钢产量迅飞发展,连铸是钢铁厂主要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连铸坯的质量也成为影响钢材质量的重要因素。连铸坯的表面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等在各大钢厂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展开立项研究,从连铸坯的主要缺陷入手,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上述铸坯的缺陷,提高铸坯的质量。本项目属于钢铁冶炼技术炼钢领域。 连铸坯表面横裂纹及角部横裂纹在连铸过程中时有发生,特别是中碳钢、中碳合金钢及微合金化钢,该类缺陷与连铸的二冷工艺及压下位置有直接关系;而铸坯的中间裂纹、三角区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缩孔及中心疏松在中碳钢、中碳合金钢及高碳钢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类质量缺陷与连铸二冷及压下工艺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这两种缺陷是制约连铸生产的主要因素。本项目的主要内容:结合钢水的凝固特点,采用更为接近实际的边界条件,建立新型数据库,开发出新一代二冷及可控压下软件,并在线投入使用,采用双目标温度确定冷却水量技术、可控单段压下技术等,大幅度降低铸坯表面横裂纹及角横裂纹发生率,减轻铸坯的中心偏析及中心疏松,提高铸坯的质量。 项目的特点如下:1)开发出新一代二冷和可控压下的软件;2)纳入复杂的更为接近实际的边界条件,通过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喷嘴喷水的不均匀确定横向热流量、通过测定铸坯的表面温度,来确定季节性、浇注周期的影响;3)采用双目标温度计算冷却水量、在具有幅切功能的连铸机上,可以计算边部的冷却水量;4)压下量、压下位置的合理确定,提出压下量、压下区间的确定原理;5)采用可控单段压下工艺,通过拉速优化将压下区间控制在一个扇形段内;6)非稳态压下控制,凝固位置跟踪,压下速率的合理设定;7)建立新型数据库,在线计算钢种热焓、导热系数的修正;8)混浇模式下配水及压下工艺,其成分在该状态下逐渐变化造成液固相线温度等参数的变化,确定混浇坯长度;9)凝固终点的W形状压下控制,采用加权平均压下结束点固相率,做为压下的结束位置,同时优化水量,减少W形状的程度,三角区裂纹。 该项目先后在鞍钢、五矿营口中板、唐山不锈钢、柳钢、宝钢、日照等企业连铸机上应用,项目应用后,微合金化钢及中碳合金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减轻得更为显著,明显减轻中碳钢、中碳合金钢及高碳钢中心偏析、缩孔及疏松。实施该项目后,提高铸坯质量、改善生产顺行,提高热送热装比率、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者:zhangjiongming 发表时间: 2020-05-06 11:06:36 阅读(2369)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新进展:“新一代连铸二冷及可控压下关键技术”

本研究从连铸坯主要缺陷入手,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减少上述铸坯的缺陷,提高铸坯质量。本技术早在2004年就开始研发,先后与鞍钢、宝钢、梅山钢厂、南钢等企业合作,逐步形成新一代连铸二次冷却及可控压下关键技术,实施在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5-06 09:59:51 阅读(1231) 评论(0)

10:[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虚拟工厂可视化技术

虚拟工厂可视化技术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集成5G通讯、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可以用于钢铁生产流程或工艺的设计,以及生产过程的实作培训与远程监控、维护、决策、管控等。该技术已在鞍钢、河钢、首钢、太钢等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人员培训等方面以及多所大学、职业院校的生产实习或实训中有广泛应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人员技能水平与促进院校高等工程师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ustbgyy 发表时间: 2020-03-24 05:16:02 阅读(1403) 评论(0)

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