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6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轧机;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 : 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关键技术 创新及工程应用

国内现有船舶及海洋装备用钢无法满足极寒环境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 1、36-40kg高强船板,通常采用控轧、正火轧制或传统TMCP方式生产,常规组织的韧脆转变温度较高、防止结构脆性瞬断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极地船舶-60℃的设计服役要求; 2、极寒和超深水海洋平台用钢需满足超高强、大厚度、易焊接、厚向均匀等特性,传统上采用调质生产的钢板其高屈强比、高碳当量导致可焊性差;钢板厚度方向性能不均,心部强度和低温韧性易存在波动,无法满足超深水和极寒海工装备在高韧性设计和应用服役性能要求。 为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关键材料亟需,鞍钢联合项目各完成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针对不同海洋装备的设计选材要求,实施材料设计-制造-应用-服役评价等全链条集成化技术创新,探清低温韧化机制,开发出全系列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实现国内外重大海工装备示范应用,为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鞍钢作为国内海洋装备用钢的重要研发基地,率先完成F级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船级社认证,与项目完成单位在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合金体系设计、强韧化机理、服役性能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鞍钢拥有国际一流的海洋工程用钢生产装备,5500mm轧机轧制力高达105000kN,最大板宽可达5200mm,完全可以满足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轧制要求。鞍钢拥有强大的热处理能力,可进行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热处理,为本项目的研发提供了支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40 阅读(1037)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高速线棒材模块轧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线材行业向高品质、低能耗、绿色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受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等影响,国内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在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轧制能耗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步缓慢。主要体现在:1)轧制能力小,不能适应低温轧制。2)轧机刚性差,产品尺寸波动大。3)受制于传统集中传动型式,工艺孔型设计及变形制度不灵活,轧机高速运行稳定性差,设备空载消耗及辊环消耗高。4)高速线材终轧机组速度高、结构复杂,对设计、制造和装配要求极高,创新开发难度极大,而进口装备费用高、供货周期长、备件及维护费用高,严重制约国内高速线材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针对高速线材行业转型升级存在的核心问题,本项目以高品质、低能耗及绿色化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为目标,创新性的提出了独立传动的模块化高速轧机装备技术理念,开发了全新的线材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模块化高速轧机工艺、装备及控制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提高了线材生产的灵活性,提升了产品品质,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实现了线材的绿色低耗生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29 阅读(982)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端板带连续生产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新技术 研发与应用

高端板带材属于难焊接材料,焊接易产生冷裂纹、热裂纹、粗晶区脆化、气孔等缺陷,焊缝质量控制难度大。焊缝质量是影响高端板带连续生产线稳定运行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焊缝质量不好易造成生产线断带,事故停机,特别是断带发生在轧机段、退火炉、酸洗槽内,处理时间长,产生废钢多,严重影响板带连续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成材率,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类断带,客观上对焊接工艺及焊机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国产焊机一般采用激光或激光填丝焊接工艺,高端板带材焊缝性能不稳定,焊接成功率较低,不能满足大批量、高效、连续化生产要求。长期以来,国内板带连续生产线主要依赖进口激光焊机,但进口焊机造价高,且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而以光纤激光器和碟片激光器为代表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具有低阈值、高效率、窄线宽、可调性好和显著的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方便等高性价比优势,近十年来已逐渐替代传统的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原先基于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的焊接工艺及设备已不能满足固体激光器的应用要求。因此,开发研究适用于高端板带连续生产线的新型焊接工艺及装备势在必行。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4 04:02:03 阅读(947)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ESP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出现,适应了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是近30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取得的重要技术进步之一,是继氧气转炉炼钢、连续铸钢之后,又一项带来钢铁工业技术革命的新技术。CSP轧机上的生产工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国内某些厂家实现了半无头生产模式,在提高产品的厚度精度、板形质量、通卷组织性能稳定性、均匀性和成材率方面体现出显著的优势。但面对钢铁产能过剩,特别是热轧板卷严重过剩的现实,此类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面临着传统产线日益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开发全无头轧制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发挥流程优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并增加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2009年2月意大利Arvedi无头轧制技术(ESP)投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连铸连轧技术的又一次进步。基于此,2015年,日照钢铁率先引入亚洲第一条,世界第二条薄规格无头轧制生产线。 无头轧制的优势有:1)节能效果显著:同传统热连轧比较,节能40~60%;2)大规模生产高质量薄/超薄宽带钢,实现“以热代冷”;3)带钢高性能均一性、高尺寸形状精度(传统工艺无法实现);4)成材率比传统工艺提高1%以上(高成材率,低氧化烧损、无切损);5)吨钢生产成本低,产线投资低。 同时无头轧制生产也存在以下难点:1)产线高拉速、高刚性(无缓冲)、多工序装备一体化集成控制;2)单浇次连轧数千吨薄宽带钢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带出品最低化、事故控制处理等远大于传统工艺。同时ESP生产技术在引进过程中,因国内无可参考技术,生产中发现与理想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ESP产线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日照钢铁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调整思路,优化试验方案,对存在问题逐一分析,开发出ESP线多炉高拉速连铸无缺陷铸坯控制技术、薄规格带钢板形稳定控制技术、基于ESP产线的铁素体轧制工艺技术、超薄宽带钢系列产品的ESP工艺技术等,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低碳节能效果显著的高质量薄宽带钢短流程生产基地。。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9 09:18:33 阅读(1790)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1780mm冷连轧机组交直交传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宽带钢薄板冷连轧机组是冶金生产流程的高端装备,轧钢技术复杂、设备控制先进,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要求高速轧制、多机架速度带张协调、厚度及板形的高精度控制,需要通过轧机传动的速度控制、五机架的速度协调以及辊缝调节来保证带钢金属秒流量相等、带钢张力恒定,故冷连轧机组高速运行下速度调节精度、动态响应时间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随着轧钢技术的发展及中高端客户的不断提升,宽带钢薄板冷连轧机组生产工艺要求更薄的带钢产品(<0.2mm),更高的产量(即更高的轧制速度),更好的板形质量,所以要求传动速度、带钢张力、轧机厚度AGC和弯辊窜辊等必须高度协调,这就要求其电气传动系统要具有大功率(5-7MW)、高转速(大于1000rpm)、高精度(<0.01%)和高动态响应(<5ms)的技术性能,大型冷连轧机组传动系统一直被认为是电气传动技术的最高台阶。 河钢邯钢依托和响应国家大型装备国产化的科技政策,对冷轧机传动的核心功率模组国产化替代、IGCT保护等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部分成果,为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又联合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首钢公司成立了“1780mm冷连轧机组交直交传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项目组,共同针对邯钢1780mm宽带薄板冷连轧机组大功率交直交变频调速技术进行攻关,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制了冷连轧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并成功应用,实现了冷连轧机组交直交变频传动核心部件及成套装备的国产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6 03:25:22 阅读(769) 评论(0)

6:[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特钢线材的在线组织调控与高品质基础件用钢技术开发集成

本项目由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大学成立“产-学-研”团队,基于国产精轧机+摩根MINI轧机、摩根精轧机+RSM减定径机组的装备优势,借助模拟仿真和热模拟试验等手段,针对典型基础件用中高碳钢的在线组织调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根据不同钢种特性、二次加工及服役性能要求,形成创新的特钢线材在线组织调控技术集成。实现以下创新: 1.采用连铸小方坯开发出多种机理组合应用的高品质特钢线材在线组织调 控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装备及设施升级改造,形成含加热控制、“再结晶区、 未再结晶区、两相区”多段控轧和“雾冷+强风冷”、“超慢冷“、“等温”控制的 多元组合工艺方法; 2.形成亚共析钢在线“软化”技术。 a)弹簧钢 50CrVA 创新采用低温累积大变形诱导和强化铁素体相变、轧后 “超慢冷”并精确控制冷却路径工艺组合获得 100%F+P 组织,硬度≤290HB, 可直接深拉拔加工; b)紧固件用钢 ZT35K-M 实施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离异共析和退化珠光 体相变机理研究与组合应用,指标达到球化组织 4.0 级、铁素体≥80%、硬度≤ 76HRB,可免退火冷镦成型; c)工具钢 S2(67SiCrNiMoV)利用低温轧制变形强化相变、快冷+“等温” 抑制先共析铁素体和马氏体相变的工艺组合,获得“单一”贝氏体组织,硬度≤ 45HRC,提升加工及疲劳性能; 3.攻克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索氏体控制难题。 a)GCr15 创新采用高温防氧化加热、(γ+Fe3C)两相区累积大变形轧制 诱导渗碳体析出、轧后“强风冷+雾冷”抑制先共析渗碳体、“等温”相变的机理 及工艺组合,达到网状≤2.0 级,晶粒度 10.0 级以上,面缩≥31%的行业领先水平; b)LX86A 采用高温防氧化加热技术、再结晶区轧制提高奥氏体稳定性、轧 后“强风冷+雾冷”抑制先共析渗碳体+“等温”相变的机理及工艺组合,达到 网状≤1.0 级、索氏体化率≥92%和面缩≥40%的行业领先水平; 4.进一步研究阐述中高碳钢的脱碳机理并形成中高碳钢特钢线材的脱碳控 制技术方法,达到总脱碳层≤0.4%D、零全脱碳的领先控制水平。
作者:ztgt666 发表时间: 2021-06-29 03:17:01 阅读(1702)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超低同板差控制技术

为提高首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同板差控制水平,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及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联合研发团队,进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超低同板差控制技术”项目攻关,在硅钢热轧工序重点开展了热轧工序断面轮廓控制成套工艺装备开发、“凸度-平坦度-楔形”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突破传统的控制边降和磨损技术手段,实现良好断面轮廓与小凸度的热轧产品;在冷轧工序重点开展了多辊轧机高精度同板差协同控制技术、UCMW酸轧机组高精度边降控制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攻关及应用,热轧工序高牌号无取向硅钢C25命中率控制精度由26%提升到90.2%,在此热轧工序C25提高基础之上,下游硅钢成品指标显著提升,部分高端产品如无人机等指标达到新日铁3μm以内的同等控制水平。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国有企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高端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为国家机电产业与能源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3.5262亿元。
作者:潘明铭 发表时间: 2021-01-06 11:14:25 阅读(2265)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冷轧不锈钢带轧退洗一体化柔性生产 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针对目前冷轧不锈钢带生产周期长、成材率低、成本高、0.4mm以下薄规格需要二次轧程、3.0mm厚以上规格难以生产、生产过程废酸处理难等问题,项目单位开发了轧退洗一体化柔性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了多品种多规格冷轧不锈钢带柔性生产模式,实现一条联合作业线可以自由切换生产NO.1、2E、2B、2D等不同表面等级、0.8-6.0mm厚度、200系和300系的冷轧不锈钢带。开发出可用于黑、白皮兼用的涡轮蜗杆型侧支撑的18辊轧机,使得黑皮卷压下率由45%提高到50%,白皮卷压下率由55%提高到60%。首次开发应用激光切割和偏角焊缝形式的激光焊接技术,确保厚规格(最大厚度8.0mm)焊缝可全压下轧制,使综合成材率提高、研发出从不锈钢废混酸中提取碳酸镍的技术,通过两次中和反应,在废混酸中高效率地提取镍、提取出的镍原料又能用低成本地制取镍铁合金,解决了废酸中镍资源利用的难题。
作者:bbwxcl 发表时间: 2020-12-31 04:32:39 阅读(1672)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超宽幅冷轧板生产稳定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一、背景介绍 本钢冷轧具有国内最宽2150mm冷轧产品的生产供货能力,可为下游用户端的物料供应和降低加工成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钢急需研发超宽幅产品生产技术。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属于钢铁材料及加工制造工艺领域。 本项目的创新点和总体思路: 1.建立通卷板型预控系统模型。建立轧制力预控模型;变规格期间头尾板型不良控制方法及润滑系统分配控制模型;形成超宽规格产品稳定轧制控制技术集成,实现对超宽规格板型目标为5I(最大10I)的自动控制技术。 2.创新研发了超宽幅产品连退机组炉内冷瓢曲的关键工艺控制技术;研究全厚度规格超宽幅产品退火炉内张力模型;建立热平衡模型实现动态控制炉辊热凸度;研究材料屈服强度对带钢冷瓢曲的影响,优化极限规格退火工艺。超宽幅产品在连退机组合格率达到90%。 3.通过超宽幅产品表面清洁性过程控制创新,建立连退清洗段刷辊保护及清洗液稳定控制程序,实现反射率92%以上;建立带钢表面粗糙度衰减模型,实现宽幅产品粗糙度和表面均匀。 4.实现了桶料生产方法创新,采用窄规格桶料倍尺高效生产模式,形成超宽幅产品轧机各架AGC控制模型和升降速过程中的乳化液喷洒控制模型,确保桶料厚度高精度目标控制。 5.从超宽幅产品全流程生产过程控制难度攻关,解决超宽幅产品对炼钢、热轧和冷轧工序的生产难点,形成超宽幅产品表面质量和性能均匀性控制技术诀窍。 三、国内外同类技术指标对比 1.本钢生产的超宽幅冷轧板的合格率达到行业领先,且2050-2150mm宽度产品属于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本钢生产的超宽幅冷轧板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达到行业同类产品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本钢生产以超宽幅产品为牵引,倍尺生产桶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序成本,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并持续增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知识产权 该项目形成独立知识产权,授权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8篇,企业技术秘密17项。 五、作用意义 项目创新成果2016-2020年在本钢应用期间,累计生产高品质汽车板15.21万吨,剖分桶料27.75万吨,填补国内2050mm以上产品生产空白,创经济效益14942.6万元。实现了部分汽车激光拼焊替代;剖分桶料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作者:bgjt 发表时间: 2020-12-29 04:56:16 阅读(1703)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超洁净高均质轴承钢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建龙北满特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2007年发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为落实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推进以先进制造业用高性能轴承钢为代表的关键基础钢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基于在“四位一体”短流程特殊钢生产线,通过装备和工艺技术多年持续改进,实现轴承钢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际轴承行业一流公司斯凯孚、舍弗勒和铁姆肯供货资质的企业,并连续稳定供货十余年。 建龙北满特钢的超洁净高均质轴承钢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为: 1、打破以全氧含量为核心研究轴承钢洁净度的传统思维,发现了Ds类夹杂物数量随钢中钙含量增加而单调增加的规律,明确了影响钙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开发了以超低钙含量控制为核心的Ds类夹杂物的控制技术。 2、研究了冶炼过程中氧、钛和夹杂物的变化规律及钢中大颗粒夹杂物来源,开发了以“原辅料优化+流场优化+非稳态浇铸管控”相结合的高洁净轴承钢专用冶炼工艺与生产路线,实现了轴承钢全氧含量≤5ppm,Ti含量≤12ppm,Ca含量≤3ppm。 3、建立了连铸过程恒温、恒拉速工艺体系,精确控制凝固末端,固化压下位置及压下量,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连铸大方坯静态轻压下技术,稳定实现了轴承钢中心偏析指数控制在1.05以下。 4、通过对轧件内部应力应变分布的数值模拟,实现轧制孔型优化,开发了以初轧大压下细化心部晶粒度与KOCKS轧机的控轧控冷相结合的网状碳化物控制技术,实现了轴承钢棒材(直径φ≤30mm)网状碳化物≤2.0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轴承钢全氧含量T.O≤5ppm(平均4.7ppm);Ti含量≤12ppm,Ds类夹杂物≤0.5级,网状碳化物(直径φ≤30mm棒材)≤2.0级,轴承钢产品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特优质量奖”,荣获“中国名牌产品”、“黑龙江省用户满意产品”。项目实施期间获授权专利8件,发表论文31篇。 经过多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获授权专利8件,发表论文31篇,截止到2020年,建龙北满特钢为品牌汽车发动机轴承及轴承单元、医疗机械仪器轴承、工业轴承钢、精密轴承等领域提供优质原料近120万吨,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档轴承钢的生产基地之一。近三年,轴承钢销量达40万吨,新增产值13.7亿元,新增利税2.7亿元,经济和社会效果显著。
作者:jianlongbeiman 发表时间: 2020-12-21 02:07:27 阅读(2611) 评论(2)

第2页/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