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计量;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长流程钢厂固废全量利用及厂内协同处理关键技术 研发与应用

本项目对已实现综合利用的固废品类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冷轧硅钢产生的含铬废液、废乳化液、冶炼工序烟气净化产生的半干法脱硫灰、全厂废包装物等固废、危废。具体如下: (1)硅钢Cr6+废液自动还原难度大,Cr3+废液厂内全量稳定固化难度大。 (2)废乳化液有一定的杂质、流动性较差,属于低热值难燃油种;含油废液来源多、有一定的杂质、膏状废油脂降粘困难,处理难度较大。 (3)脱硫灰中CaSO3含量高、杂质品种多,脱硫灰返其他湿法脱硫系统利用存在杂质元素影响脱硫效率、利用过程引起吸收塔起泡等风险。 (4)废包装物返转炉利用存在爆响、钢水中硫超标等风险,同时利用过程可能影响烟气达标排放,存在安全、环保和质量风险。 (5)固废厂内协同处理量增加后,厂内固废的中转、仓储、加工、再利用等环节变多,特别是根据国家新固废法,危废从产生到利用的全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和精细管控,如计量偏差大于等于三吨,会有刑法违法风险,技术监管难度增大。 针对以上难题,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联合攻关。本项目的主要思路是先对已实现综合利用的固废品类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尚未实现稳定综合利用的固废品类,充分利用厂内冶金炉窑开展协同利用的技术研发,在不影响产品质量、不新增安全隐患、不发生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发挥已配套环保设施的功能状态和治理效果,对工业试验过程开展针对性的环境监测和评估。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5-17 11:40:15 阅读(817) 评论(0)

2:[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钢铁企业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管理系统

着眼于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问题,针对钢铁企业高炉矿渣制粉等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基于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的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管控技术,构建了集固废产生与消耗实绩、仓储管理、委托计量以及流转监控为一体的钢铁企业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管理系统。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包括:1)针对高炉矿渣制粉等钢铁企业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监控管理问题,开发了异构数据平台;2)研究钢铁企业物质流网络模型,提出一种钢铁企业固废循环利用调度流程和方法,构建了集8大业务功能于一体的固废循环利用综合管理系统;3)针对钢铁生产环境下的物联网数据感知问题,创新研发了适合钢铁企业的高可靠的无线传感网络工程技术。
作者:lqy168 发表时间: 2020-04-08 09:23:05 阅读(3730)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能源与节能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精细化管理与模型优化

2009年起,工信部率先在钢铁行业年生产规模3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试点建设了91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效果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普遍采用SCADA平台软件、实时数据库软件、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分层搭建系统,且多为国外软件产品,缺乏统一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平台软件,难以适应能源大数据管理需求。从SCADA平台到实时数据库,再到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被层层筛选和粗化;受限于关系运算和B+树索引特点,关系数据库单表存储记录数达到千万条级别后查询速度显著下降,导致系统查询速度越来越慢;能源计量仪表众多,正常清零、网络故障回零或跳变、网络中断丢数问题时有发生,带来负值、极大值污染能源数据,需要人工修正。 2)没有信息描述模型支撑,能源管理功能直接基于数据库表格、查询逻辑、标签计算公式实现,存在着逻辑碎片化、指标数据落地、功能难以复用问题。吨钢综合能耗、工序能耗等指标需要成千上万个计量数据、产量数据、折标系数经过加减乘除计算后得到,缺乏良好组织的计量数据往往需要通过硬编码的公式一步一步代入计算得到,一般通过Excel表格线下实现。 3)预测调度模型研究较多,但缺乏实用性。能源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发生消耗量、总量的预测上,这种预测受到计量误差影响,很难做到绝对量的准确,也不便于输入到调度模型。同时,调度模型中往往忽略煤气柜、单次调整成本、停机成本、峰谷电价差中的一项或几项,导致实用性不足。 4)国内上百家钢铁企业建设的能管中心系统,多以能源监控、调度和基础能源管理为主,通过信息化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进而获得效益的较少,数据利用普遍不足。 5)计量平衡工作普遍采用公司到分厂、分厂到车间/炉座的两级分摊模式,且多以手工修改分摊数据实现,使得原始计量数据的权威性下降,能耗成本失真,ERP关账周期长,人员劳动强度大。
作者: 发表时间: 2020-04-07 05:17:50 阅读(4072) 评论(0)

4:[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一体化汽车衡智能计量系统

一体化汽车衡智能计量系统,是利用自动称重、坐席轮巡、车号识别、视频监控、音频对讲、环境监测、数据库管理等技术,结合多种计量防作弊手段,利用分布式网络等技术,构建的完善的远程可操控计量管理系统。系统对每个计量点安装多台全方位的视频监控设备,完成计量现场、计量过程的监控,辅助计量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现场的自动计量和远程计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集图像、数据、声音、现场设备控制于一体的远程计量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堵塞计量漏洞,规范计量流程,提高企业的物资计量管理水平。 系统设计和研发了一体化智能磅房,进行的硬件高度集成,实现所有硬件设备的插拔式安装,减少系统在实施时的硬件安装时间和调试时间;力求降本增效,优化硬件系统,节约系统成本;设计和开发射频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多种车牌识别方式,适应多种用户需求;实现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并进行多种系统接口的兼容性研究与开发。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8:53 阅读(2989)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 年,实现我国NQI 总体水平达到并跑,在部分领域达到领跑水平:为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做出实质性贡献,研制计量基标准和测量装置100~120 台/套,研制国家标准物质500~600 项,计量科技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研制国际标准200 项以上,实现超过100 项中国标准走出去,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 余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填补社会公益和重要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新方法和核心技术300 项,新装置51 台/套,诊断产品70 种,实现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核心技术突破;建立6 套国际或区域领先的认证认可技术方案,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创新能 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5 套以上全链条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本专项执行期为2016 年至2020 年。各任务落实以项目为主,2016 年已部署49 个任务方向,国拨经费6.76 亿元。重点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定、新计量和导出量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等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技术,以及石墨烯等碳基纳米材料、碳排放交易和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等领域NQI 技术集成示范。2017 年项目支持任务为总任务的三分之一,指南任务方向共79 个,总概算约7.4 亿元。重点研究新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和高准确度标准物质研制,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以及空间导航与定位领域NQI 技术集成示范。每个任务方向可支持1~2 个项目(评审结果相近并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先期可支持2 个项目,经中期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后续择优支持),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为3~4 年,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 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 个。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6-10-14 04:19:11 阅读(1701)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直接利用石灰石造渣炼钢工艺技术及示范

课题目标及任务: 课题通过对直接利用石灰石造渣炼钢工艺技术的研究,目标建成节能减排和资源化利用 CO2、增收转炉煤气的 200 万吨级转炉炼钢示范工程并稳定运行。能够减排、利用 CO2 约 15kg/t 钢;增收转炉煤气按 CO 计算约 1 万吨/年;减少冶金石灰生产约 8 万吨/年;减少炼钢铁水铸铁块约 25 万吨/年;减少炼钢渣和除尘灰产出合计约 3 万吨/年。 课题进展: 1.实验室基础研究 (1)通过计算CO2与铁水中的[C]、[Si]、[Mn]、Fe(l)等元素反应的ΔG以判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否与铁水中组元反应。(2)用综合热分析仪,探寻渣中组分对CaCO3分解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他廉价CaCO3资源应用的可能性。(3)用马弗炉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石灰石,研究温度对石灰石速度的影响以及高温急速煅烧条件下石灰石的分解行为。(4)对铁水中硅挥发的研究采用热力学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SiO生成的条件是否满足,并找出影响其生成的条件。 2. 直接利用石灰石造渣炼钢工艺技术开发 (1)技术方案 首先计算工艺改变对转炉热平衡的影响,以设计工业试验入炉金属料的比例。试验过程尽可能多的收集试验数据,以对试验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 (2)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到了以下指标:(1)转炉炼钢石灰石代替石灰的比例已达70%以上,在设备/铁水条件都合适的时候已达100%;(2)根据试验炉次数据回归计算,石灰石分解放出的CO2有37%能够参与铁水反应,相对原来用石灰造渣炼钢时,利用CO2已接近15kg/t钢;(3)已经在石灰石全部替代石灰炼钢的条件下,实现了转炉金属料中铁块比例为零;(4)转炉煤气增收按CO计算约有3000吨/年;(5)在石灰石全部替代石灰炼钢的炉次能够减少炼钢渣约15 kg/t钢。 直接用石灰石炼钢的方法已经应用于石钢的正常生产,200万吨级的转炉直接利用石灰石炼钢生产的示范基地正在完善中。2011年8月到2012年12月,在运营成本上,渣料结构变化降低成本746万,减少渣料降低成本38万,减少铸铁费用164万,提高转炉煤气热效效热效132万,总体经济效益为1080万元;CO2减排共计量为21962吨,节能减碳效果显著。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14-09-25 03:45:54 阅读(5797) 评论(2)

第1页/共1页  1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