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108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能源;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首钢高性能无取向电工钢开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电工钢的开发涉及到冶金学、材料学、电磁学等多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各产品特性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产品特性的影响。 在用户技术端:首钢高性能无取向产品开发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不同领域和类型的磁特性应用技术为出发点,建设高质量的电机仿真及测试实验室,形成了新能源电机、无人机电机、新能效家电和变压器等多领域的电机测试台架,通过电机仿真计算和台架测试的结合,全面深入地掌握用户需求,提升新产品开发的目标导向,同时形成市场引领性、前沿性材料的开发指导。 在产品设计端:以电工钢的核心特性—铁损极低化作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影响铁损特别是高频铁损的因素,重点解决高合金化带来的残余元素增多、二相析出物增多及高纯净化冶炼等问题。其次,为实现高磁感控制,从组织织构的系统化控制、热处理过程组织和织构的遗传演变规律等角度解决磁感应强度提升困难大和高合金降低磁感的问题。最后,为了实现电工钢的高强度要求,在Si、Al高合金固溶强化前提下进一步开展多元合金固溶强化和复合强化技术研究,实现1000MPa以下系列高性能电工钢开发。 在产线制造端:为解决高合金化带来材料塑韧性变化导致边裂和断带等生产难题,通过材料机理研究、轧制工艺创新及退火张力控制等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 实现高性能电工钢的批量稳定生产;并通过连轧工艺技术创新实现高效高尺寸精度的稳定制造。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11-22 10:00:35 阅读(1071) 评论(0)

2:[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开发及产业化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迎来飞速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应用对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等问题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电工钢作为电磁转换的核心材料,决定了电机的整体性能。由于汽车行驶过程驱动电机需具备效率高、转速高、转矩大等特点,电工钢与之对应的关键质量特性包括低铁损、高强度和高磁感。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用的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相对偏低。国内以首钢和宝武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特别是0.30mm及以下厚度产品,但是由于市场、技术诀窍等原因,目前新产品仍处于开发试制阶段,尚未形成稳定批量化生产。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开发及产业化滞后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电工钢更低高频铁损、更高磁感和更高强度,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的开发和产业化面临极低高频铁损控制难度大、电工钢强度与电磁性能矛盾难以调和、高合金电工钢生产难度大等行业技术难题。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和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牵头产业链多家单位,从2014年起启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历经8年的开发,形成了以下关键技术: (1)开发以硫化物为核心的析出物无害化控制技术,实现以高熔点析出物为主的类型控制和尺寸粗大化控制;首创近立方织构为核心的系统化控制技术,实现近立方织构比例从45%提高到54%,开发出极低铁损高磁感25SW1250H全球首发产品。 (2)建立多元合金强化设计模型,发明了兼顾强度、磁性能和韧塑性的复合强化技术,综合利用多元合金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技术,开发出目前行业最高强度35SWYS900产品。 (3)提出高合金电工钢轧制增韧增塑技术,突破高合金电工钢的轧制技术瓶颈;发明了退火炉微张力控制技术和高效热处理技术,首次实现(Si+Al)>4.3%的高合金产品高效稳定生产。 项目开发了以极低铁损高磁感25SW1250H和目前行业最高强度35SWYS900为代表的多项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产品,并批量应用于大众、比亚迪、理想等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近三年首钢新能源产品销量累计7.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8亿元,为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及汽车行业高端材料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shougangev 发表时间: 2021-11-12 08:33:36 阅读(1447)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焦化技术]基于余热高效回收构建焦化洁净低碳能量流网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气-固-液多相高效上升管换热器的研制与换热强化;②导热油负压脱苯工艺及其传热传质强化;③导热油回收上升管系统网络建模;④能量流网络智能化控制优化设计。 本项目通过低碳洁净能源流网络的构建,变革现有上升管余热的回收方式与焦化余热的利用方式,大幅降低焦化系统能耗、减少焦化过程CO2排放、推动焦化工艺技术进步;为焦化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实现焦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和“双碳”奋斗目标。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1-10-27 03:28:38 阅读(1295)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特大型智慧生态原料场技术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原料场是世界级特大型原料场,负责股份直属厂部95%以上原燃料的输入、储存、加工处理,并向高炉、烧结、炼焦、电厂、焙烧、炼钢六个用户单位进行物料输送,年作业总量在1.3亿吨以上。宝山基地原料场始建于1978年,1982年开始投运,经过一、二、三期工程建设,露天原料场占地190万平方米,煤料、矿石、辅料的有效贮量分别约为80万吨、245万吨和62万吨;原料系统配套皮带输送机800余条,总长约125公里。 随着国际国内对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不断重视,生态智慧型原料场将是未来原料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响应和落实国家环保和上海市关于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宝钢股份在钢铁行业内率先提出建设原料场全封闭改造示范工程,2012年宝钢股份编制形成《宝钢股份总部炼铁厂原料区域大修规划》,正式启动原料场全封闭改造工程立项和建设准备工作,并将宝钢股份原料场全封闭建设项目列入《2013-2018年宝钢股份绿色发展规划》。2013-2014年宝钢股份对原料场全封闭改造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和完善。随后,宝钢股份开始策划对东山基地、梅山基地料场进行封闭改造。与此同时,对原燃料储运系统全流程进行技术升级,实现宝钢股份原料场要素数字化、设施设备智能化、信息资源网络化和日常管理可视化,大幅提高自动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岗位定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6 01:34:42 阅读(749)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核电用高品质不锈钢制造技术及品种开发

本项目以钠冷快堆的高温环境和ITER计划极低温环境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在性能及其制造工艺成熟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的高要求为目标,依靠自主创新,系统地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的高纯净度冶炼、性能和组织及其均匀性控制、高耐蚀高强韧性能协同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系列高品质不锈钢产品,满足了当今最为先进的压水堆、快堆、聚变堆等不同核电技术的不锈钢材料需求,实现我国核电用关键不锈钢材料从进口到自主、从堆外到堆内、从常规到尖端和从竞争到唯一的转变,保障我国核电工程的快速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了我国核电技术和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减排夯实了基础。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11:12:27 阅读(925)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环境友好型搪瓷用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97年开始,宝钢就与浙江开尔新材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和冠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共同合作,其目的是开展搪瓷用钢关键技术的持续研究,开发品种多样、性能优异的搪瓷用钢,减少搪瓷行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高品质发展。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1 09:55:57 阅读(705)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转炉煤气提纯一氧化碳技术开发及应用

转炉煤气是钢铁行业长流程生产中副产的二次能源之一,和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统称为“钢厂三气”,随着钢铁行业节能降耗的发展需求,对于二次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含碳的二次能源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钢铁生产是高耗能过程,需要大量的燃料进行烧结、球团、焦化、轧钢等工序的加热,“钢厂三气”具有可燃性和一定的热值,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生产环节,同时也会出现高热值燃气短缺,低热值燃气富余的现象。2)转炉煤气中的CO是价值组分,既是热值来源,又是化工行业需求的原料气体,转炉煤气的利用主要也是指煤气中CO的利用,使转炉煤气从“物有所用”转向“物尽其用”,需要寻找更优的技术方案。 N2在转炉煤气中占比10-20%,在转炉煤气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作用,反而会带走热量,如果能将转炉煤气中的N2脱除,对于转炉煤气热值提升和CO资源化利用具有很大意义,但是N2和CO的分离是世界性难题。1)二者分子量相同都是28,气体密度相同,很难通过通过重力方法分离;2)二者沸点接近,N2沸点-195.6 ℃,CO沸点-191.5 ℃,很难通过深冷方法分离;3)二者分子直径想近,N2分子直径0.364nm,CO分子直径0.376nm,很难通过膜方法分离。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钢铁行业转炉煤气的深度利用,北大先锋走自主创新的战略,采用载铜分子筛,利用CO和一价铜离子络合原理,使用弱化学吸附的方法攻克了转炉煤气中N2和CO分离的难题,既保证了N2和CO的分离效率,又保存了CO完整的性质形态;在“十三五”期间,石横特钢为带动当地产业经济,收购并成立阿斯德公司计划生产甲酸产品,再充分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的三重因素下,选择与北大先锋合作,开展了以转炉煤气为原料生产甲酸工艺流程的技术攻关,集成了关键技术。
作者:taylor 发表时间: 2021-06-02 03:05:02 阅读(1892)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能源与节能技术]钢渣基多固废协同改性制备高性能化工填料研究与应用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随着持续快速发展,每年产生的钢渣超亿吨,主要用于 “粉、砂、砖、土”等建筑材料原料,其销售价格低、市场半径小,导致钢渣利用率严重受限、大量堆存给环境造成风险巨大。近年来,已有几家钢铁公司因违规堆存、弃置钢渣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点名和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重罚。因此,如何进一步拓展钢渣资源利用领域,尤其是攻克钢渣高值化利用行业难点与痛点,已成为钢铁行业践行新时代“绿水青山”国家战略的“卡脖子”问题之一。 本项目在深入研究钢渣及相关固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将其与相关固废进行协同用于橡胶、涂料功能填充材料的跨行业高值化利用新途径,替代原有生产工艺繁杂,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的炭黑、氢氧化铝、硫酸钡、铁红粉等化工填料,实现了钢铁企业“以废增效”、橡胶与涂料企业“以废降本”的双赢。 历经多年与钢铁企业、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攻关,其技术成果在橡胶、涂料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将市场售价20-30元/吨的普通钢渣与相关固废经改性与功能重构后,生产出800-1200元/吨的钢渣基新填充材料,性能超过国家标准。该技术自2016年10月开始在上述5家应用,近三年合计新增销售额54750万元、新增利润16765万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fengxu19821018@163.com 发表时间: 2021-03-09 10:51:34 阅读(2325)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超低同板差控制技术

为提高首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同板差控制水平,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及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联合研发团队,进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超低同板差控制技术”项目攻关,在硅钢热轧工序重点开展了热轧工序断面轮廓控制成套工艺装备开发、“凸度-平坦度-楔形”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突破传统的控制边降和磨损技术手段,实现良好断面轮廓与小凸度的热轧产品;在冷轧工序重点开展了多辊轧机高精度同板差协同控制技术、UCMW酸轧机组高精度边降控制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攻关及应用,热轧工序高牌号无取向硅钢C25命中率控制精度由26%提升到90.2%,在此热轧工序C25提高基础之上,下游硅钢成品指标显著提升,部分高端产品如无人机等指标达到新日铁3μm以内的同等控制水平。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国有企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高端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为国家机电产业与能源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3.5262亿元。
作者:潘明铭 发表时间: 2021-01-06 11:14:25 阅读(2244)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高品质级别钢材连铸大圆坯关键生产技术

本项目属于钢铁冶金学科中的炼钢、连铸技术领域。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及集团的整体布局,将承德建龙打造成全球能源用钢的引领者,成立《高品质连铸大圆坯生产关键技术及高端产品研发》项目组,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综合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客户档次不断升级,品种结构大幅改善,在相关细分高端用钢领域成为主要的供应商。已为维斯塔斯、西门子、斯伦贝谢、瓦卢瑞克、南高齿、天津钢管等国际国内一流公司稳定供货并形成战略合作。近三年共生产连铸圆坯358万吨,其中φ350~600mm的高品质级别钢材大圆坯产品产量167万吨,圆坯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吨钢盈利能力位居国内前列。 为了充分利用钒钛资源的综合效益优势,必须要攻克高磷、硫钒钛磁铁矿冶炼高洁净钢的技术难点,同时解决连铸大圆坯纯净度、偏析和中心裂纹等问题,满足高端客户对质量的需求,项目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 (1)采用“钒渣低钙提钒”、“半钢水KR脱硫”、“半钢补热”等关键技术,达到脱硫后半钢水硫含量≤0.005%,转炉终点磷含量≤0.003%;同时开发了提钒转炉长寿命技术、转炉氧氮气体混吹提钒技术,实现了钒、铬资源的高效利用。 (2)开发了不同品种的专用精炼渣系、钢中低Ti、低Ca控制技术、钢包水口控制吹氩+中包气氛保护+整体水口浇注的连铸保护浇注系统集成技术,结合多孔水口创新设计,实现风电偏航变桨轴承钢、石油阀体钢非金属夹杂物D类、Ds类≤1.0级,耐腐蚀抗硫管线钢非金属夹杂物A类≤0.5级、B类≤1.0级。 (3)开发了“结晶器、末端电磁搅拌+连铸坯超缓冷处理”集成技术,实现了风电轴承、石油阀体等中碳铬钼钢连铸坯横截面碳极差≤0.045%。 (4)开发了高纯净、抗硫化氢腐蚀管线钢;国内首家生产出满足API新标准(API SPECIFICATION 6A-2018, 21st EDITION)的高端石油阀体用连铸圆坯,实现稳定供货,替代了传统钢锭和电渣锭;实现了风电法兰S355NL钢屈服强度≥345MPa(锻件厚度≥150mm),-50℃冲击韧性≥120J;风电轴承达到了使用寿命≥30年所需的国际先进质量指标。 近三年新增产值621455万元,利税246014万元。获批专利16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发表论文16篇,参与制定石油阀体团体标准1项。
作者:cdjl2020 发表时间: 2020-12-21 02:07:34 阅读(2226) 评论(0)

第3页/共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