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涂装;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速连续粉末喷涂技术研发及应用

彩色涂层板生产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已经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彩涂板用途已经渗透到建筑、家电、家居、交通、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传统彩涂板生产工艺是利用辊涂方法将溶剂涂料连续涂敷在金属带材表面,经加热固化形成彩色涂层。溶剂彩涂属于污染型生产工艺,溶剂涂料所含固体成分仅为55%,其余45%为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作合成、运输、储存、稀释搅拌、涂装、固化等过程中释放大量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00多条溶剂彩涂生产线,每年共释放50多万吨VOCs有害气体,若通过焚烧炉焚烧处理这些有害气体则需要消耗天然气4亿多立方米,向大气排放20多万吨CO2。 粉末彩涂技术起始于法国,1962年法国工程师发现了利用正负电荷相吸的方法将带有高压静电的粉末牢固吸附在钢板表面。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始终停留在单件吊挂喷涂、速度只有2~4米/分钟的低效率生产状态。上世纪70年代,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推出了金属卷材粉末喷涂技术,将单件吊挂喷涂工艺提升为连续卷材喷涂,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但机组速度仍然较低,最高生产速度也仅在30米/分钟左右。 长期以来,国内粉末彩涂技术一直滞后于欧美,绝大部分粉末彩涂板生产仍停留在低效率的单件吊挂喷涂状态。2010年后国内新建的几条金属卷材粉末彩涂机组最高生产速度仅为10米/分钟,且只能进行单面喷涂。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21 11:23:41 阅读(690)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鞍钢1Ni系耐海洋大气腐蚀桥梁钢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大跨径钢结构桥梁的建设急剧增加,桥梁钢结构防腐问题到重视。目前,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热浸锌、热喷铝(锌)复合涂层、漆涂层法和阴极保护法。涂层防护因其施工方便,相对而言应用广泛。人们曾经在涂装的耐久性上采取不少措施,并取得了成功,使得涂装的使用期限大大延长;即使这样,再次涂装无法避免,涂装费用十分可观,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跨海大桥的耐蚀性提出了绿色和长寿命的设想。从材质上考虑,开发一种难以锈蚀的并且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免涂装造桥的桥梁钢将极大的降低全寿命成本。但是由于大气腐蚀中海洋大气腐蚀尤为严重,给我国向海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因为海洋大气环境具有高湿热高盐分特点,环境因素更加恶劣,对桥梁钢的耐蚀性能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对高湿热耐候桥梁钢的开发十分必要。为了填补我国空白,研制出耐海洋大气腐蚀桥梁钢的意义重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08 03:25:07 阅读(628)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技术创新与集成

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技术创新与集成是将本钢集团全球首发的2GPa 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应用到白车身上,应用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和高强度,是车身轻量化三种途径结合的典型应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试验评价研究、连接技术的试验创新和应用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对车身进行结构性能研究是完全符合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路线。 对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除物理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成形极限外,利用实验室设备资源,进行了高速拉伸性能,可涂装性能、抗氧化性以及可焊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项目从2013 年以来,历时7 年时间,通过系统化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涉及汽车板选材方法、热冲压成形用钢材、热冲压成形工艺及热冲压成形构件、焊接及疲劳试验方法等内容。 项目创新性完成了汽车用钢胶粘性能评估方法和技术规范。采用虚拟分析与实际试验相结合进行汽车用胶粘性能分析,有效评估了钢板厚度、胶层厚度和载荷对单搭接接头旋转角度和内部应力场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际试验验证,虚拟仿真分析的胶粘性能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并发现了单搭接接头的旋转角度与钢板厚度之间的关系。 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为本钢特色产品,项目针对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的轻量化车身结构性能目标问题,进行了热冲压CAE 分析及车身零部件的结构仿真分析,包括刚度、模态及碰撞等的闭环设计分析,实现车身轻量化。系统的进行了车身及零部件的结构仿真分析,能够在车身及零部件设计上达到轻量化目的。由于这些研究的开展,成功带动并推进了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在民族企业的新车型的应用。主要用户已覆盖国内各大主机厂和热成形零部件供应商。热成形钢系列化产品全部新增产量及技术支持提升汽车用钢产品在新车型上的占有率产量,新增产值1.84 亿元,新增利税1156.847 万元。 项目已授权专利10 项,其中发明专利4 项,发表论文35 篇,著作1 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 项,形成企业标准7 项。
作者:bgjt 发表时间: 2020-12-29 04:56:55 阅读(1849)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鲜映性免中涂汽车外板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

该项目明确了表面波纹度轮廓的测量方法,掌握表面波纹度与涂装鲜映性的定量关系,找到成形零件表面波纹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工艺创新和设备创新,解决钢板表面波纹度控制和表面“零”缺陷控制。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22 10:51:43 阅读(1388)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新一代涂装工艺下高鲜映性汽车用钢板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集成

整车涂装作为汽车制造环节中最大的污染环节之一,汽车工业界提出,到2030年,将VOC排放量降低70%。 免中涂工艺完全取消了中涂线全部工序,能耗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预计到2015年底,在中国建成的各种先进的紧凑型涂装工艺生产线达到20条。采用水性涂料的涂装线的数量达到50条以上,产能达到千万辆以上。 与传统涂装工艺相比,新的环保涂装工艺使漆膜厚度减薄,漆膜流动性增大,使得漆膜对钢板表面缺陷和表面波纹的遮盖力减弱,涂漆外观质量下降,在同等条件下,涂漆外观质量下降,表面鲜映性难以达到汽车外板要求。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研究了锌锅内部锌液的流动、炉鼻子内部锌液流动规律以及炉鼻子内部气体流动规律,提出了抑制锌锭附近低温旋涡、提高炉鼻子内部温度均匀以及改造炉鼻子锌灰泵结构的控制措施,抑制了炉鼻子内部锌液表面锌灰形成,使得百米锌渣数大幅度降低80%以上。 (2)研究了涂装后表面鲜映性指标与钢板表面轮廓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优化光整辊磨削工艺消除粗糙度与波纹度相关性的工艺路线,在不改变粗糙度的情况下降低镀锌外板表面波纹度,实现波纹度Wa1-5的平均值减少50%。 (3)研究了薄钢板成形过程中的表面波纹度轮廓演变过程,提出了薄板表层析出物梯度分布的控制措施,通过冶金、热处理和光整轧制工艺措施优化,实现成形后的表面波纹度指标显著降低;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 (1)首次开发了提高汽车用钢板在免中涂工艺下涂装鲜映性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了高鲜映性系列汽车用钢板及“零”缺陷热镀锌板表面质量控制设备,突破了免中涂工艺下高鲜映性汽车外板生产和应用瓶颈,成功应用于国内汽车主机厂的免中涂绿色涂装产线。 (2)首次揭示了成形过程中表面波纹度演变与表层晶粒取向的关系,形成了以表层织构控制为核心的全流程关键工艺成套控制技术,实现变形5%时的表面波纹度指标Wa1-5不超过0.35微米,免中涂涂装后鲜映性指标DOI达到88以上 (3)首次提出Wa1-5波纹度参数及其测量方法,通过均匀快速磨辊技术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参数与波纹度参数的相关性,攻克了粗糙度与波纹度协同控制的矛盾,实现钢板表面Wa1-5平均值从0.50微米降低到0.25微米 ,同时保证粗糙度不低于1.0微米。 (4)首创了低加热功率锌锅分区热流控制设备,集成开发了锌灰锌渣抑制清除设备,突破了热镀锌汽车外板表面细微点状缺陷的控制瓶颈。
作者:jiang2000 发表时间: 2019-12-17 06:03:24 阅读(1929) 评论(0)

6:[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含磷冷成形钢的罩退生产技术及强韧性控制

项目在基于罩式退火工艺路线上进行含磷冷成形钢的多次成分及工艺优化设计,通过磷元素的偏聚控制及含磷冷成形钢的强韧化机制研究,解决了含磷高强IF钢罩式炉生产二次加工脆性较差的问题,通过残余元素对含磷高强钢力学性能、酸洗质量、磷化质量的影响研究,提高了材料冲压性能,解决了酸洗表面质量差,汽车涂装磷化膜晶粒粗大影响耐蚀性问题;通过优化P成分以及严格控制Cu、As等残余元素,解决了冷轧集装箱板罩式退火后强韧性偏低以及热轧过程中容易边裂的问题;通过优化P、B成分,解决了冷轧搪瓷钢的鳞爆缺陷问题;通过含磷高强IF钢热力过程的析出行为及织构控制研究,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尤其是r值,进而保证得到良好的冲压性能;通过热力析出行为研究,并通过成分优化,解决了罩式炉退火晶粒异常长大而导致的冲压凹坑缺陷的问题;通过表面活性元素富集研究,优化成分设计及退火工艺,解决了罩式炉退火边部易氧化而形成的白边氧化色缺陷问题。通过以上的对含磷冷成形钢罩式炉工艺路线的设计开发,成功研制出了适合罩式炉生产的成分体系及生产工艺,高效利用了罩式炉生产不受规格、生产量的限制,排产灵活等优点,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tozyz1@163.com 发表时间: 2018-02-05 11:14:32 阅读(2124) 评论(0)

第1页/共1页  1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