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5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核心技术;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汽车用热冲压材料与零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钢板热冲压成形是最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先进成形技术,成形后的冲压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500 MPa以上,强度提高了250%以上。热冲压成形技术有着工艺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的双重优点,并且也可采用轻量化材料作为原材料从而可充分利用材料轻量化的优势,因此热冲压技术在欧美等地区的汽车生产厂和零部件企业得到了爆发性的普及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项目立项之初,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垄断严重,全球只有不到二十家的公司掌握着热冲压的核心技术,公开报道的研究成果也很少,而国内尚处于热冲压成形技术的引入期,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原材料技术、零件设计技术、模具和工艺技术的全产业链各环节,因而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群体,材料及相关部件基本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发展总体较慢。国内没有一家公司具备热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能力,没有一家单位开展过实际车身热冲压零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本项目围绕热冲压材料、零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技术难点攻关,主要研究成果: 1、国内首次成功开发热冲压成形专用硼锰钢产品系列,填补了国内空白; 2、国内率先开发热冲压汽车零件的正向设计与开发技术,攻克了热冲压过程高度非线性,成形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建立千余个热冲压零件分析案例库; 3、率先研发具有更高服役性能的先进热冲压产品技术,解决了先进热冲压由于分区温度或厚度不同引起的尺寸精度及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 4、全球首发高耐热高耐磨高导热(3H)热冲压专用模具钢材料,率先开发低成本、快节拍热冲压成形模具工艺成套技术,解决了热冲压模具复杂结构设计、冷却效果预测、模具寿命低易磨损等技术难题。 项目共形成专利20件、企业技术秘密19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规范1项,发表论文24篇、著作1篇。项目获得2018年宝武集团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一等奖,2018年中国汽车轻量化设计优秀奖,累计实现经济效益6.3亿元。 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主机厂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热冲压零件不仅应用于的奥迪、沃尔沃、丰田、本田等国外品牌,同时也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车型从“无一采用”到“无一不用”的转变。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汽车轻量化后能源的降低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adamluo 发表时间: 2020-01-14 03:51:29 阅读(1933)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 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以高速精密重载智能轴承、高端液压与密封件、高性能齿轮传动及系统、先进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以及先进铸造、清洁热处理、表面工程、清洁切削等基础工艺为重点,着力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基础数据库、工业性验证平台、核心技术标准研究,为提升关键部件和基础工艺的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专项的实施,进一步夯实制造技术基础,掌握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先进传感器和高端仪器仪表的核心技术,提高基础制造技术和关键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交通、航空航天、数控机床、大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重型矿山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和重大成套装备自主配套能力,强有力地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本重点专项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从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三个层面,围绕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先进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和基础技术保障五个方向部署实施。专项实施周期为5 年(2018—2022 年)。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4.5 亿元。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9-06-24 07:22:32 阅读(3190) 评论(1)

3:[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设立基础前沿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3 类任务以及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设计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制造服务技术、集成平台与系统等5 个方向。专项实施周期为5 年(2018—2022 年)。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6.8 亿元。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9-06-24 07:22:22 阅读(1657)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能源与节能技术]节能高效型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转炉烟气热回收作为转炉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也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以及实现转炉负能炼钢的需要。汽化冷却烟道是炼钢系统中转炉烟气热回收的核心设备,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炼钢的生产效率。本项目针对国内外现有复合循环冷却方式的重大工艺缺陷,攻克系统节能与烟道长寿无法兼顾的核心技术难关。发明了转炉烟道汽化冷却优化用能关键工艺技术,创建了安全可靠的转炉烟道优化用能复合循环系统关键工艺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系统耗能大、蒸汽产量低等共性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了转炉热回收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针对国内外活动烟罩结构的重大设备缺陷,攻克了圈梁易过热变形和氮气消耗量高的核心技术难关,发明了以随动密封和新型圈梁水冷结构为核心的长寿节能型活动烟罩结构,有效解决了活动烟罩密封效果差、氮气消耗量高、升降不畅等共性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了活动烟罩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作者:袁伟霞 发表时间: 2019-05-30 02:29:54 阅读(2369)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 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目前专项已启动三批项目立项,涉及前沿科学及基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典型示范4大研究任务,以及涉及前沿科学及基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典型示范等的医用级原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标准和规范研究、临床及临床转化研究3项重点任务。已部署国拨经费8.2963亿元。 上述项目的部署,有力推进了我国在骨科、心脑血管、神经修复、眼科、口腔等疾病领域的植介入器械的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临床及临床转化研究。然而,由于医用级基础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前沿创新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进一步解决我国医用级基础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临床急需的创新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本批指南重点聚焦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原材料和前沿创新产品开发,2019年拟在医用级原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植/介入医用导管及器械表面改性核心关键技术及临床急需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等研究方向部署项目。国拨经费约为0.7亿元。实施周期为2019—2021年。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9-05-16 02:35:11 阅读(1540)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 ” 重点专项 8 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8-08-06 09:53:36 阅读(1958)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高品质双相不锈钢系列板材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

双相不锈钢板材的制备过程非常困难,应用环境非常苛刻,此前多项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新日铁、奥托昆普等国外少数钢厂,且严格保密,国内需求只能依赖进口。为此,国家科技部进行了“973、863、科技支撑”的持续支持,太钢作为上述项目的负责单位,联合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一直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依靠自主创新,突破了冶炼、热塑性、高效酸洗、热处理、表面粗糙度控制、焊接等多项技术瓶颈,实现系列双相不锈钢板材的高质量、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8-02-06 05:24:25 阅读(2466)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高强耐蚀钢产品开发及关键控制技术

目以高强耐蚀钢产品开发及关键控制为核心,以带动涟钢研发实力、生产水平、技术装备的整体提升,形成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盈利产品。通过研究,已形成高强耐蚀钢钢从冶炼-精炼-连铸-轧制-用户使用技术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重点形成如下核心技术: 高强耐蚀钢微观组织、力学及耐蚀性能设计关键技术;高强耐蚀钢冶炼轧制等关键生产控制技术;高强耐蚀钢的耐蚀机理、服役寿命预测及在线防护技术。
作者:tozyz1@163.com 发表时间: 2018-02-06 11:59:08 阅读(2327)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机械装备技术]特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 开发及应用

大型(特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关键设备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导致长期以来在国内建设大型(特大型)高炉,或者我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建设的各级别高炉,国外公司一直坚持垄断经营与捆绑式销售,并恶意抬高售价牟取暴利,或采取技术封锁,限制我国各公司与之开展项目竞争,使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从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再到产品生产屡受缺乏核心技术之痛,并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 2009年5月,借助于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契机,以湛江钢铁新建的两座特大型高炉为应用目标,成立由宝钢湛江钢铁、中冶赛迪、秦冶重工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在中冶赛迪、秦冶重工多年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宝钢多年特大型高炉生产操作经验与工艺技术积累,开展了针对特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研究。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8-02-02 01:30:04 阅读(2252)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钢技术

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通过对“多相、亚稳、多尺度”的高性能钢铁材料M3组织调控理论研究及核心技术研究,发明了第三代汽车钢和第三代低合金钢技术成分体系和组织调控技术,原创性地进行了第三代汽车钢和第三代低合金钢原型钢的工业生产,包括高强塑积中锰第三代汽车钢、高强韧管线钢和耐火抗震的建筑钢等三类原型钢分别在太钢、济钢、莱钢、南钢和武钢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7-11-23 05:01:51 阅读(2267) 评论(0)

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