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144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智能;搜索位置:无限定;

1:[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中冶赛迪智慧重载无人仓

中冶赛迪智慧重载无人仓针对钢铁、有色等制造业以及物流存储过程中的重型货物储运,通过研究高性能智能夹具、全自动无人驾驶行车、高精度3D视觉与2D图像识别技术以及高效智能库管系统,实现重载货物的全自动出入库以及库内倒运。该系统无人驾驶行车控制精度可达10mm,视觉系统识别精度20mm,吊运平均时间<4min。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8:32 阅读(2480) 评论(0)

2:[成果转化与推广--炼钢工艺与技术]转炉iLance智能炼钢系统

iLance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完成对操作工艺技能的挖掘; 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对转炉操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和传承; 利用智能数据采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和记录生产中的现象特征,挖掘生产中的数据规律,实现转炉操控规划、喷溅预防、冶炼监控等功能。 iLance适用于生产操作、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可通过移动端、PC端多途径访问,为客户搭建转炉快速便捷的操作、分析、管理平台。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8:13 阅读(2529)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烧结]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全产线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收集烧结生产涉及的全部数据,其中包含来自于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来自于设备系统的设备状态数据、来自于化验系统的检验数据、来自于 ERP 系统或 MES 系统的生产标准数据、来自于销售系统或 ERP 系统的质量异议数据、来自于点检系统或人工的点检数据、来自于各个系统记录的操作数据等。设计并实现高吞吐、高可靠、高可用的数据传输通路,采用高效的分布式信息传输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采集和汇总;汇总信息以数据流形式注入中央存储及分析系统,需设计并实现高效稳定的流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分布式高容错的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生产工艺数据进行实时性/准实时性的清理和整合。然后,运用Hadoop和Spark等大数据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进行数据格式标准化,异常数据清除,错误纠正,重复数据的清除等操作,并结合工艺专家,鉴别主要数据指标的准确性。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7:59 阅读(2811)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钢铁智能制造框架体系研究、设计与应用

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着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钢铁智能制造,建设钢铁强国,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小钢铁企业是我国钢铁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产能规模、产品类别、管理模式、两化融合基础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探索中小钢铁企业智能制造实施路径,打造中小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在行业内更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对推动钢铁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实现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8-02-02 02:43:31 阅读(2383)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绿色洁净电弧炉炼钢关键技术及装备

项目研发团队以电弧炉炼钢绿色、高效、优质生产为目标,依托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首次提出并开发绿色洁净电弧炉炼钢关键技术及装备。以自主研发出超大容量(140MVA)、供电操作模型及高智能型电极调节系统;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喷粉脱磷脱氮、出钢过程在线喷粉脱氧、电弧炉CO2-Ar动态底吹等新方法;电弧炉炼钢“四位一体”绿色节能清洁化生产技术及装备;开发了电弧炉炼钢数字化生产平台,实现了终点控制和炼钢系统的一体化集成。2012年,项目完成创新性研究并实现工程化应用。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8-01-30 09:56:25 阅读(2161)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型材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召开

11月28日,由东北大学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型材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审议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材料处处长史冬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主管陈显春,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王一德院士、王国栋院士、方玉诚教授、陈思联教授、秦高梧教授等项目咨询专家,项目牵头单位领导,项目组成员及各单位科研管理负责人约80余人参加会议。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7-12-13 12:08:47 阅读(2131) 评论(0)

7:[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全产线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终点预报模型2017年初在河钢承钢初步进行了调试运行,极大的方便了现场操作者对烧结终点状态的实施把控。在烧结矿质量指标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同时,烧结矿产量提高,工序能耗显著减低。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7-12-12 02:28:45 阅读(3712)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扁平材全流程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启动

2017年11月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扁平材全流程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审议会在上海召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史冬梅处长、蒋志君副处长、陈显春项目主管,重点基础材料专项总体专家昆明贵金属研究所陈家林教授、钢铁研究总院陈思联教授,项目咨询专家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张丕军技术参事、中国金属学会李文秀副主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姜尚清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刘青教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赵庆涛部长出席了会议。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各项目参与单位代表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7-12-12 02:16:55 阅读(1960)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18年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国家在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对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的迫切需求,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瞄准全球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抓住我国“换道超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跨界技术整合,构建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的全创新链,并进行一体化组织实施。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本重点专项按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 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4 个技术方向,共部署35 个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 年(2016-2020 年)。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7-10-23 04:24:23 阅读(1736)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材料重大科技项目,着力保障重点基础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材料的重大需求,提升我国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前瞻部署策略,科学把握新技术的原创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实施材料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使材料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实施技术创新引导策略,着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切实加强我国材料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 加强我国材料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军工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特种合金和稀土新材料等,满足我国重大工程与国防建设的材料需求。 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高性能膜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技术;新型微电子/光电子/磁电子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等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技术;以高通量设计/制备/表征为特征的材料基因组技术;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技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的形成,切实促进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材料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实现重点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优势产能合作,落实节能减排,实现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 加强材料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材料领域核心领军人才、研究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组成的材料人才体系及其评价机制,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着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水平和比例,满足材料领域发展的需求。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7-05-03 09:05:23 阅读(2587) 评论(0)

第13页/共15页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