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363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控制;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冷轧带材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

板形检测与控制是带钢冷轧机的核心关键技术,是我国钢铁工业智能化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打破国外垄断,消除“卡脖子”隐患,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该项目历时10余年,自主创新研制了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并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工业应用。 第一项创新:提出板形检测信号解耦机理模型,研制整辊无线智能型板形仪,实现高精度检测。在建立通道耦合与信号解耦机理模型的基础上,研制整辊无缝密排传感器板形检测辊,提高辊面质量,实现同步精确测量。采用无线数字通讯技术,研制无线式板形信号传输装置,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建立误差补偿模型,研制板形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实现智能精准检测。 第二项创新:提出板形分量控制方案和动态解耦控制模型,研制多手段协同板形控制系统,实现高精度控制。根据相对增益理论,将复杂的板形控制系统分解为对称板形分量、非对称板形分量、局部板形分量等3个独立的控制子系统,简化控制器设计。根据解耦控制理论,分别建立3个分量系统动态解耦控制模型,研制倾斜轧辊、非对称弯辊、对称弯辊、横移轧辊、分段冷却等多手段协同的板形控制系统,提高控制性能。 第三项创新:提出板形控制机理智能协同建模方法,研制智能板形控制系统,实现高精度控制。根据轧辊带钢变形机理和轧制过程实测数据,分别建立机理模型控制方案和智能模型控制方案,然后加权结合,制定精确的控制方案。为补偿板形检测大滞后,研发机理智能板形预测控制技术,提高控制精度。 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项,发表论文65篇。该项目板形检测分辨力0.2I,板形控制精度4-6I,闭环控制周期100ms,3项技术指标好于国外先进水平(0.5I,8-10I,200ms)。技术装备价格是国外的30%,每套节约投资1000万元。提升了我国冷轧带钢板形测控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该项目整体技术已应用于鞍钢1780mm五机架冷连轧机和马钢1720mm、河钢1550mm等12套带钢(材)冷轧机,节省投资1.2亿元,近3年新增销售额119亿元,新增利润11.3亿元。带钢(材)板形从普通精度提升到高级精度,用于红旗奔驰奥迪和格力海尔、华为手机和5G设备等高级汽车家电、电工电子板,顶替进口,出口美欧日韩。提升了我国冷轧带钢质量和轧机装备智能化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wangdongcheng 发表时间: 2022-01-11 08:42:39 阅读(1399)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型带钢冷连轧机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

目前,国际流行的冷轧带钢板形测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板形仪辊面质量和检测精度不够高。分段压磁式板形仪辊面有缝,可能会压伤和划伤带钢表面。整辊压电式板形仪的传感器分散螺旋布置,不能对横向板形实现同步测量。(2)碳刷滑环式板形信号传输装置,易受摩擦磨损振动和电磁温度等干扰,运行维护困难。(3)整辊式板形仪存在通道耦合问题,影响检测精度。(4)板形分析计算和控制器设计模型都是静态的,不能实现动态预报和解耦。(5)板形控制建模的智能程度和计算精度低,影响控制系统性能。 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用自主国产板形测控系统装备带钢冷轧机,生产高级冷轧带钢,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校企合作的支持下,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宏民教授团队针对上述科技问题,历时10余年自主创新研制了整辊无线式板形仪和智能板形控制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鞍钢178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和马钢1720、河钢1550等12套钢带、铜带、铝带冷轧机组,替代进口,实现了大型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测控系统的首台套国产化和冷带轧机板形测控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11 08:39:05 阅读(745)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金属尾矿绿色高效智能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

通过添加高分子助磨剂、高频振动和机械力化学作用和通过喷雾和微波照 射,将通式为 RCOONH(CH 2 CH 2 OH) 3 的聚羧酸醇胺型活化剂固化在微粉颗粒表 面,其带电功能团提高尾矿中 SiO 2 和 Al 2 O 3 的可溶性,使尾矿微粉活性化指数 提升,可部分取代水泥制备新型胶凝材料;通过研发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智能生 产执行系统和智能化生产装备,自适应控制生产工艺的动态最优化,使尾矿微 粉的生产获得最佳的活性;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和砌块孔型优化,研发自保温再 生混凝土和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墙体节能要求的尾矿微粉自保温再生混凝土砌 块,实现金属尾矿微粉绿色、高效、低成本大宗建材化利用。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2-01-07 03:54:17 阅读(1046)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基于商用车整车轻量化低成本高强度梁罐厢专用钢集成制备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本项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制造领域。 随着“国6”标准的逐渐普及,汽车工业需对减轻汽车重量、降低油耗、提高汽车结构件强度以及安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用钢逐步向轻量化、高强化的趋势发展。特别是商用改装车制造领域,因油价增高运费不增反减等现实因素,对低成本高强度大梁钢、箱体钢和罐体钢的需求日益强烈。 本项目围绕商用车整车轻量化这一中心思路,综合考虑了商用改装车的减重需求、生产成本和强度要求,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开发了低成本高强度的大梁钢、箱体钢、罐体钢。创新性的采用了钛合金一体化组织调控技术,确保有效钛的稳定、精确控制,保证了通卷性能的稳定性,获得了优良的使用性能、较好的板形平整度以及较低的合金成本,使本钢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者:bgjt 发表时间: 2022-01-05 11:18:48 阅读(995)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汽车冷成型用薄规格高强热轧酸洗板研发及应用技术集成

汽车用薄规格热轧酸洗板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要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同时对力学性能也有严格要求。薄规格热轧酸洗汽车板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汽车用钢。 本钢以建设精品板材基地为目标,近年把汽车用热轧酸洗板作为汽车用钢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本钢酸洗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及与生产热轧酸洗板的前部工序设备相关技术改造的完成,本钢已全面具备研制开发和生产汽车用热轧酸洗板的能力,目前可以批量生产780MPa以下和最小1.2mm厚度规格的薄规格高强汽车用热轧高强酸洗板。 本钢近年对薄规格高强热轧酸洗汽车板产品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技术质量攻关及市场推广等工作。本钢提高了炼钢生产的钢质纯净度水平、热轧轧制工艺控制水平,力学性能稳定性大幅提高,实现了高强薄规格热轧酸洗板整体生产能力及质量水平的提高;在表面质量方面,结合酸洗工艺的优化,解决(或极大改善了)夹杂、氧化铁皮、硌印、表面锈蚀、色差、表面清洁性、表面粗糙度等诸多问题,成功实现了高强热轧酸洗板的批量生产, 本系列产品主要包括QStE、SAPH、SP和S-MC等。质量指标包括表面质量、板型和力学及成型性能。本项目通过控制钢板内部组织,晶粒尺寸以及析出物的形态和数量的方法,保证钢板强度和成型性能;采用稳定高效环保的酸洗工艺消除热轧板的表面氧化铁皮;通过CVC板型控制系统,满足用户对产品板型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热轧酸洗板仍然以普通厚板为主,高强薄板方面的产品极少。截至2021年9月,本钢已累计生产薄规格高强热轧酸洗板系列产品18.5万吨,性能合格率100%,板形良好,已成功供货东风日产、上海汽车、沈阳华晨、奇瑞汽车、上海通用、东华汽车、江铃汽车、天津汽车、北京现代等汽车厂。
作者:bgjt 发表时间: 2022-01-05 11:16:51 阅读(1194) 评论(0)

6:[科技成果评价--炼铁工艺与技术]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集诊断、调控、监测等技术为一体的安全低碳高炉炉缸保护层监控预警平台。基于高炉炉缸解剖,提出了以控制石墨碳析出为核心的高炉炉缸自修复理念,明确了高炉炉缸安全低碳护炉方向,实现了炉缸铁液富石墨碳保护层的析出诊断。通过构建炉缸活跃模型,明确了优化炉缸活跃性的操作调控技术,改善石墨碳析出环境。通过强化炉缸传热体系,降低炭砖热面温度,调控高炉侵蚀炉型,为石墨碳析出提供动力学条件。通过量化炭砖侵蚀速率,构建炉缸侵蚀模型,兼顾保护层析出诊断、析出调控,形成保护层动态监控预警平台,最终实现了高炉炉缸侧壁温度保持并在安全温度范围内,保障了炉缸生产安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04 10:38:29 阅读(1011)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汽车用长型材若干特殊钢冶金过程关键技术及应用

汽车用特殊钢品种繁多,生产工艺复杂,冶金过程需分钢种、定制化的精准控制,针对钢种特性进行产品工艺设计。汽车用特殊钢的控制难点可简要归纳为夹杂物塑性化控制、连铸冷却均匀性控制、铸坯中心偏析预测与控制和针对钢种特性的冶金过程综合控制。为此,湘钢与北科大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组建了高品质汽车用特殊钢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开展了系统研究。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04 10:26:47 阅读(1120)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 及规模化制造

本项目属于金属材料冶炼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是取向硅钢的研发、制造及应用领域。取向硅钢被称为 “钢铁皇冠上的明珠”,主要用作变压器铁芯,是制造工艺最复杂的钢铁产品。本项目应电机行业发展和市场迫切需求,开展了新型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规模化制造,产品主要用作大型发电机铁芯,工序更漫长、工艺更复杂,是取向硅钢中的“专精特新”产品。 本项目历时五年,行业内首次成功实现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大批量生产及应用,取得四个方面创新成果: 1)发明了一种新的含铋及独有脱碳退火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的制造技术,可抑制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的生成,生产出可满足于电机行业使用的新型低成本无底层高磁感取向硅钢,该技术独创了无底层取向硅钢制备工艺,为全球领先技术; 2)攻克了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的铋元素添加、稳定热轧技术,解决了铋元素的均匀、稳定添加,以及热轧板边裂的控制难题,全球取向硅钢领域内首次实现了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的稳定、批量生产; 3)以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为基材,创新了表面处理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低表面硬度、附着性等级高的特殊涂层取向硅钢产品,并实现全球首发,该产品可有效解决电机行业采用取向硅钢制作电机铁芯时存在的冲片毛剌大、模具损耗严重的难题; 4)以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为基材,创新了表面处理技术,研制出另一种新型可自粘接成型的特殊涂层取向硅钢产品,并实现全球首发,该产品可有效解决风电电机铁芯粘接端板不能用取向硅钢制造(无法整体成型)的难题。 项目产品短时间内一举通过东方电机火电(核电)、中车株洲电机风电产品质量认证,累计销售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直接经济效益3383万元,利税3290万。项目获发明专利33项(授权22项、受理11项),论文10篇,核心技术秘密2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开发出5个牌号新产品,其中2项全球首发。项目产品应用于中车株洲电机海外风电项目、东方电机“大国重器”项目——大型百万千瓦级火电发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100%,彻底解决了困扰电机制造行业多年取向硅钢制作铁芯冲片毛剌大、加工成本高的“卡脖子”问题(冲片加工效率可提高10~15倍、模具成本降至1/100),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产品助力电机企业满足电机能效的更高要求,可更好的实现技术降本与产品创新,为我国“双碳”目标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和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e74651 发表时间: 2022-01-04 09:58:42 阅读(1084)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基于非铝脱氧工艺高品质轴承钢关键冶金技术及产业化

本技术非铝组合脱氧方式(硅锰预脱氧+扩散/沉淀脱氧+真空脱氧)冶炼轴承钢,由于硅锰合金的脱氧能力较铝脱氧弱,仅依靠硅锰合金脱氧不足以将钢液中的全氧含量控制在10ppm以下,而一般工艺采用的铝脱氧方法可以将全氧含量稳定控制在5ppm左右。因此,本技术中采用RH真空精炼方法,利用碳在高真空度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脱氧能力的特点,对高碳轴承钢钢液进行深度脱氧,以弥补硅锰弱脱氧造成的脱氧能力不足的问题,将钢液的全氧含量控制在5-9ppm。加料过程中严格控制流程中铝的带入量,保证全流程低铝操作,严格控制钢中的铝含量,以减少钢中含铝类夹杂物的生成;同时采用碱度为1-1.5的低碱度精炼渣,降低渣中的氧化钙含量,将精炼渣成分控制在低熔点范围内,使钢中夹杂物主要为塑性夹杂物。这种工艺大大减少了钢中钙铝酸盐类和尖晶石类夹杂物的含量,形成了以硅酸盐类夹杂物为主要氧化物夹杂物类型的塑性夹杂物体系,保证了钢中D类和Ds类夹杂的极低量控制。同时有效的减少了钢中含铝类夹杂物的数量,大大提高了连铸可浇性,连铸过程中无水口堵塞现象,连浇17炉后水口内壁光滑无絮瘤物。解决了铝脱氧钢连铸结瘤率高,浇注不稳定,大颗粒夹杂物剥落导致的疲劳寿命异常问题。
作者:ztgt666 发表时间: 2021-12-13 03:13:39 阅读(1171)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高性能耐候桥梁钢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本项目研究了耐候桥梁钢中Ni、Cr、Mo、Ca等合金元素的耐腐蚀机理、连铸坯生产及轧制与热处理过程组织及性能调控工艺、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和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等,成功开发出Q345qNH~Q690qNH系列耐候桥梁钢板,解决了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耐腐蚀性不足、抗断裂性能低、板形不良等难题,满足了我国桥梁工程的需求。
作者:hnxg 发表时间: 2021-12-10 01:31:11 阅读(1168) 评论(0)

第7页/共37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