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791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技术;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新进展:镁处理洁净钢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

国内外很早就认识到镁在钢中的良好作用。镁加入钢中能降低氧化铝夹杂物尺寸,减少Ⅱ类硫化物数量;镁可以提高钢的低温冲击功、冷脆转变温度和断裂韧性;镁还有净化晶界、改善碳化物分布、提高钢等轴晶率的良好效果。尽管如此,镁处理技术迟迟未能工业化推广和应用,主要原因是:①金属镁熔点、沸点低,蒸气压高(1873K时,蒸气压为2238kPa),加入钢液会迅速气化,收得率极低;②部分钢企对钢液加镁存在认识误区,认定生成的尖晶石对钢种有害,却没有考虑夹杂物尺寸减小带来的巨大冶金优势;③钢的镁处理技术被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如新日铁HTUFF技术,日本爱知制钢开发的镁处理无铅易切削钢新产品等。 为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液镁处理新技术,研制高效、洁净、低成本洁净钢新产品,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为我国钢铁制造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洁净钢制造水平的提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23 10:45:22 阅读(1545)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微晶吸附的高炉煤气源头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进行高炉煤气脱硫的工程应用较少,在超低排放的要求下,钢铁企业迫切需要经济、易行的脱硫工艺。高炉煤气因其特殊性,不能直接套用现有传统脱硫技术,高炉煤气源头脱硫存在以下技术难点: (1)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组分占比高且难以直接有效脱除。高炉煤气中的总硫含量约在60-160mg/Nm3之间,其中硫化氢占比在20%-40%之间,COS、CS2等有机硫占比在60%-80%之间,有机硫中COS占90%,其它有机硫组分占比较少。 (2)高炉煤气气量大、压力低。例如:1000m3级高炉产生的煤气量大约在220000 Nm3/h -350000 Nm3/h。高炉煤气经过TRT后压力<20kpa。 (3)高炉煤气含水、含尘和Cl-离子。高炉煤气饱和温度较高,管输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会冷凝出大量水;在煤气布袋除尘运行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含尘量仍有~10mg/m3;煤气中的Cl-离子对金属管道及设备具有较强腐蚀性,甚至会造成煤气脱硫所采用的催化剂中毒。 (4)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对TRT发电效率的影响。无论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布置在TRT前或者之后,若脱硫装置阻损过大将会直接导致TRT发电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脱硫装置的运行成本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超低排放政策出台之前就预判到脱硫的技术发展方向,于2017年就开始对煤气脱硫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和甄选,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历经两年多的研究,相继攻克了吸附材料、疏水抗尘、煤气温度调控、高效再生、解吸气处理、设备耐腐蚀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系统性的高炉煤气源头脱除含硫、含氯杂质的成套技术和装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23 10:45:18 阅读(1534)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炼钢厂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作为流程制造业的钢铁工业急需在智能化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高质量、快节奏的生产要求时,因对生产工艺考虑不足,传统生产调度模型/系统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故而钢铁企业对炼钢-连铸过程的多工序运行协同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高质量、快节奏等生产约束下生产计划与调度难的问题,首先对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炼钢厂物质流运行的时间参数进行系统解析,包括不同工况下炉次在各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和传搁时间等,在明晰物质流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艺、设备等多种约束因素,归纳总结适用于不同工况的生产调度规则库,优化生产运行模式;其次,应用生产调度规则库来指导调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提高模型的可用性;再次,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来探究车间平面布置、天车运行、钢包运转等因素对于物质流在多工序之间运行的作用机制,为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指导;最后通过系统研究与流程运行相关的生产因素,提出多工序协同运行量化评价模型及评价参数,实现对炼钢厂多工序协同运行水平准确评价。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炼钢-连铸区段的生产运行节奏与有序性得到显著提高。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制定企业标准2项和形成企业技术秘密5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3篇。项目自2019年成功实施以来,共计创造经济效益14083.3万元。
作者:liuqing-ustb 发表时间: 2021-02-02 12:57:46 阅读(2557)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宽幅超薄铁基纳米晶带材工程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本项目成果建立原子团簇与宏观性能跨尺度关联模型,发明了铁基纳米晶合金新成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幅超薄铁基纳米晶带材及连续化制造技术以及其应用技术,填补了宽幅超薄纳米晶带材及连续化制造技术的空白,建成了国际首条4000吨/年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制造成本降低40%以上,纳米晶带材、铁芯及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01 02:37:16 阅读(2160)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基于富氧工艺强化低热值煤气烧结点火质量和降低烧结CO排放研究

本项目属于烧结环保领域。目前国内约有900台烧结机,仅26%企业有焦化厂,因此大部分烧结点火采用的是热值在6000KJ/m3以下的混合气。与采用焦炉煤点火相比,低热值煤气点火带来烧结表层点火质量差的问题,进而造成烧结内返矿高和强度低。为了保证点火质量,通常采用高含量煤气点火,这与当前烧结CO排放逐步成为环保关注点的背景相违背,值得关注并急需解决。 为了改善低热值煤气点火质量,降低烧结机头废气中CO含量,项目组围绕中天180m2烧结机,开展了低热值煤气富氧点火工艺仿真和试验等研究。项目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攻克了烧结低热值煤气富氧点火的基本理论、工艺制度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富氧点火工艺及装备,明确了富氧点火对烧结产质量和废气排放的影响规律。项目取得创新成果如下: 1)提出了基于富氧燃烧的低热值燃气烧结点火方法。系统研究了富氧对低热值燃气反应特性、燃气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形成了基于富氧燃烧的低热值燃气烧结点火基础理论,为低热值燃气点火工艺和装备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2)研发了低热值燃气富氧点系统及关键装备技术。开发了基于钝体扰流的空氧气逆流混合器,实现了大流量差和大压力差下的空氧气高效混合;研制了分区梯级富氧点火系统,实现了点火炉分区域的富氧浓度调节;开发了基于分级调节的氧气流量精准控制技术,实现了富氧点火过程的精准控制;形成低热值燃气富氧点火成套装备及控制方法,为富氧点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3)探明了富氧点火对低热值煤气点火烧结CO减排的积极作用,即富氧点火提高了炉膛内煤气的燃尽程度从而减少未燃煤气中CO进入料层,以及因富氧而提高氧含量、温度的废气提升了料层表层内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了CO的生成,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了烧结CO减排10%。 在中天钢铁180m2烧结实施本工艺后,煤气消耗降低10%,点火温度升高30℃,表层结矿强度提高2.27%,内返降低1%,上料量提高5t/h,吨矿效益在1.2元/t水平。富氧可促进炉膛煤气和料层表层料中固体燃料的充分燃烧,从而降低机头风箱烟气中的CO 浓度,贡献整体废气CO减排10%。富氧点火后固体燃耗降低1kg/t。项目获专利7项,发表论文6篇。本项目对于全国70%多不配套焦化而采用低热值煤气点火的烧结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在改善烧结矿产质量的同时促进CO减排。
作者:ztgt666 发表时间: 2021-01-15 02:58:55 阅读(2275) 评论(0)

6:[科技成果评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秘铁高纯铁精矿选矿技术及伴生铜铅锌综合利用

首钢秘鲁铁矿(简称秘铁)是我国首个在南美投资铁矿资源最早、最成功的典型,同时秘鲁也是我国在南美洲推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国家。随着秘铁矿山开采范围的扩展,高硫、高锌难选磁铁矿石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由于缺少铁精矿高效降杂技术,导致铁精矿中锌硫等杂质含量高,产品积压滞销,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以来,长沙矿冶研究院与首钢秘铁密切合作,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化应用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在铁精矿深度除杂、海水体系下复杂共伴生铜铅锌多金属高效富集与分离、高浊度选矿废水高效澄清回用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以研究成果为支撑建成了现代化大型节能选矿厂。本项目主要特点如下: (1)基于化学清洗与定向氧化协同作用原理,重构矿物表面,开发了多活化功能耦合协同的广谱活化剂CYA-29,开发了极细粒锌、硫载体矿物多矿相同步活化技术,解决了铁精矿深度除杂技术难题。首钢秘铁新区选矿厂2019年1月至2020年底累计生产品位TFe70.8%、Zn0.018%、S0.08%、SiO20.5%的高纯铁精矿1205万吨。 (2)基于铜铅锌复杂硫化矿界面亲水/疏水精确调控,研发出耐盐型抑制剂CYZ-10,开发了海水体系下铜铅锌同步浮选、异步失活-选择性抑制浮选技术,工业应用获得铜精矿品位Cu 20%、Cu回收率68%,锌精矿品位Zn 40%、Zn回收率67%的技术指标,实现了伴生铜铅锌多金属的综合利用。 (3)基于有机聚合物混凝剂在固体悬浮物表面的电性吸附及絮凝剂分子对聚团的“桥联”效应,开发了高浊度选矿废水快速澄清净化技术,实现了选矿废水100%回用,对选矿技术指标无不良影响,回水成本为0.5美元/吨精矿。 (4)超细碎-高效预选短流程、铁精矿深度除杂、智能控制等节能绿色高效技术的集成创新,建成了年产1000万吨高纯铁精矿的大型现代化选矿厂。 本项目通过实施上述成套关键技术,盘活了首钢秘鲁铁矿14#矿体(1.3亿吨)高硫高锌难选磁铁矿资源,生产出高纯铁精矿,综合利用了伴生铜铅锌资源。在用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内外高硫、高锌复杂难选铁矿石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示范,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liuxinghua 发表时间: 2021-01-13 04:33:38 阅读(2589)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钢铁产品质量全过程智能管控技术与平台

钢铁工业是国之基石,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高端产品制造仍面临着质量稳定性差、产品质量合格率低、定制化能力弱等重大共性问题。自2007年始,项目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资助下,以面向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全过程质量协同管控,重点研发了钢铁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全流程产品质量在线管控、跨业务/跨工序的质量协同优化,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整套基于工业互联技术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智能管控技术与平台解决方案。
作者:hefei_ustb 发表时间: 2021-01-13 02:26:13 阅读(2082)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赤泥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

本技术前后历经近10年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74021)的资助下完成基础研究,在邹平魏桥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的支持下完成扩大试验和工业试验,并相继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炼钢流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1-12 09:09:25 阅读(1967)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宝钢冷轧废水生化-物化耦合强化处理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

“环保新时代,绿色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解决钢铁工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钢铁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钢铁企业长期存在冷轧废水难降解有机物和总氮等关键污染物控制的“卡脖子”难题,在国家大力推进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钢铁废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冷轧废水达标处理成为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环保科技问题。 项目团队立足宝钢股份冷轧废水的现状,聚焦冷轧废水难降解有机物和总氮等关键污染物,从冷轧废水深度处理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全过程出发,突破了高浓度活性微生物精准控制脱碳除氮、炭基纳米载体臭氧催化、高效膜循环资源化回用和浓水三维电氧化等4项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小试、中试和示范工程研究,构建了冷轧废水生化-物化强化处理新工艺,获得重大科技创新。 1)首创了高浓度活性微生物精准控制脱碳除氮技术。 2)率先开发了炭基纳米载体臭氧催化技术。 3)率先形成高效膜循环资源化回用技术。 4)首次开发浓水三维电氧化技术。在绿色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项目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的同时,注重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布局,共申请发明专利42件,已授权13件,认定企业技术秘密17项,发表论文21篇。技术转化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近三年累计直接科研效益12332.5万元。 项目成果应用于宝钢宝山基地冷轧2030废水系统、1420/1730废水系统、1800废水系统和硅钢4期废水系统、湛江东山基地冷轧1期和冷轧2期废水系统,每年处理冷轧废水超1500万吨,全系统废水回用率达到65%以上,有机物和总氮的排放量低于国内外同行。项目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实现了宝山基地和湛江基地冷轧废水处理工艺和装备的系统升级,全面提升了全流程污染物控制和去除能力,为建设“高于标准、优于城区”的城市钢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bggflzfs 发表时间: 2021-01-12 04:33:26 阅读(2060)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钒氮合金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集成项目

本课题以钒钛磁铁矿高效综合利用为目标,从钒钛矿烧结配矿、高炉冶炼、转炉提钒、五氧化二钒制取到钒氮合金制备,开展钒氮合金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集成. 主要创新点 1、高碱度钒钛矿烧结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提高了烧结矿中铁酸钙占比,优化了高炉渣系,保障了高炉冶炼过程稳定顺行,工序钒回收率达到93.5%。 2.钒钛球团配加海砂矿比例突破性达到25%,不但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系统钒投入,同时为钒钛冶炼海砂矿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3. 提钒转炉供氧制度、冷却制度以及底吹系统的优化将钒的氧化率提高至92.68%;聚渣剂的使用、滑动挡渣技术及缩小出钢口径等措施将钒渣流失率控制在10.46% 。氧化率提升及钒渣流失率降低将工序钒回收率提高至81.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钒渣溅渣护炉技术、低温烧结补炉料补炉技术、生铁块及钒渣补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提钒转炉炉龄提高至13820炉次,远高于国内其他提钒转炉8000~10000炉次。 5.原料细磨技术应用将钒渣钠化焙烧工序钒收得率提升1.5%;五氧化二钒熔化-闪蒸技术应用又将钒收得率提升1.02%,为国内首创。 6. 在V2O5碳化还原氮化制备钒氮合金机理与工艺研究基础上,建成国内主体最长(46米)双道推板窑钒氮合金生产线,并稳定量产VN19合金,填补了黑龙江省内钒氮合金深加工技术空白。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钒氮合金厂已成功研制出VN16、VN19两种牌号的钒氮合金。4条双道式推板窑每月产量为400吨,较设计产量超出35吨,其中生产的VN16牌号符合国家标准,已销售到全国各地,产品深受业内好评,生产的VN19已完成国家标准的制定,已在建龙集团内部使用,效果明显。
作者:jianlonggangtie 发表时间: 2021-01-12 04:31:38 阅读(2085) 评论(0)

第19页/共80页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