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1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夹杂物;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环保型圆珠笔头用超易切削不锈钢丝

环保型圆珠笔头用超易切削不锈钢丝是一种不含铅的碲、磷、铋、硫复合的兼具超易切削性、耐磨性、耐墨水腐蚀性的超易切削钢丝。本项目开展了一下研究工作: (1)对日本的无铅型样品材料SF20E进行全面解析,分析了其化学成分、晶粒度、机械性能、夹杂物等所有技术指标。 (2)以三相有衬电渣炉作为冶炼基本手段,研究了三相有衬电渣炉不同阶段的温度控制及其对渣的影响,通过渣组分的分析,研究了渣碱度、炉渣及脱氧制度与硫元素回收率的关系。 (3)研究了Mn/S非金属夹杂物由铸态到冷拉态成品的加工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其数量、大小、分布及形貌与笔头制造过程及笔头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4)对比解析了日本材料和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无铅型材料,比较了表层及材料内部夹杂物变化的基本规律,机械性能、晶粒度等所有技术指标。 (5)将本项目试验成果材料提供给客户试用,发现了碗口开裂、后外圆开裂、刀具磨损等系列问题,一一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作者:袁伟霞 发表时间: 2018-11-14 05:47:33 阅读(3481) 评论(1)

2:[科技需求--冶金新材料]冷镦和冷挤压用钢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本标准是在GB/T 6478-2015的基础上,依据紧固件行业的需求修改而成。与GB/T 6478-201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修改了非调质型钢牌号的命名代号。 2) 降低了P、S含量的上限。 3) 缩小了部分钢号的C和Mn含量上下限。 4) 增加了夹杂物等级的具体要求。 5) 增加了氧化铁皮的相关要求。 6) 对脱碳层的要求更细化、严格。 7) 原牌号ML18Mn及ML20Mn的名称分别修改成:ML18MnAl及ML20MnAl。 8) 增加了6个牌号: 根据JIS G 3507-2010,对应增加两个牌号:ML40Mn(对应SWRCH41K)、ML50(对应SWRCH50K)。根据JIS G 4053,增加ML15CrMo(对应SCM415)。 根据ASTM A193/A193M的B7钢及ASTM A29/A29M-16中4142,增加对应成分的ML42CrMo。 新增ML20CrB。 新增ML45B。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8-11-14 11:25:53 阅读(5163)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高铁轮轴用钢冶金技术研发与创新

车轮、车轴是高铁车辆的关键部件,如车轮、车轴钢中冶金缺陷(大型夹杂物、内裂、疏松、偏析、组织不均等)控制不当,非常可能在车轮、车轴服役时成为其内部疲劳裂纹的起源,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出于保证高铁运行绝对安全需要,国内高铁投入运营后相当长时间内,车轮、车轴等关键部件全部进口,或由国外进口毛坯锻件,再由外方在国内合资厂加工组装成轮对。 为了改变高铁车轮、车轴等关键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家科技部、安徽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包括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等,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上述科研攻关的参加单位,承担了其中关键冶金技术的研发任务。 采用该项目开发的关键工艺技术,马钢产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轮、车轴,各项性能全部达到中铁公司相关技术要求,冶金质量和综合性能明显优于进口产品,已顺利通过中铁CRCC认证,并于2017年实现全路推广应用。马钢开始批量生产高铁车轮、车轴后,进口车轮、车轴价格由4万元/件降低到2.5万元/件。该项目的成功,为国家降低高铁建设投资,下一步全面实现车轮、车轴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8-01-31 04:06:47 阅读(2142)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高品质钢精炼及连铸过程模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张立峰教授团队建立开发的数值模拟方法和仿真技术可以准确地计算并预测钢精炼和连铸过程的工作状况,有利于钢洁净度和铸坯质量的精准控制。建立的模型适用于不同钢铁企业、不同钢种、不同生产流程、不同冶金设备。内容包括:钢包吹氩精炼模拟仿真、RH真空精炼模拟仿真、连铸中间包模拟仿真、连铸结晶器模拟仿真、连铸一冷数值计算、连铸二冷数值计算等。自主开发或升级了相关模型,部分模型包括气泡浮选夹杂物模型、夹杂物碰撞聚合模型、夹杂物凝固捕捉模型、结晶器一冷模型等。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7-05-12 10:20:21 阅读(4694)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连铸新技术]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技术

该技术(装备)主要应用于冶金电磁领域,核心技术可推广到化工、矿山、电力等行业。该技术成果是唯一“既能精准地控制钢水的过热度,又能在中间包内主动地去除部分残留在钢水中的夹杂物,特别是中、小颗粒的夹杂物,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连铸坯质量,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高新技术。
作者:中科电气 发表时间: 2017-01-18 04:32:29 阅读(5608) 评论(1)

6:[成果转化与推广--连铸新技术]降低CSP连铸机漏钢率工艺技术

邯钢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的研究和攻关,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该生产线实际、能够有效减少漏钢事故的工艺技术。解决了CSP连铸机漏钢率偏高的技术难题。 自主开发了"偏"正弦振动技术,有效减少了粘结漏钢事故的发生;研制开发了"一墙加两坝"中间包控流装置,使钢液中夹杂物充分上浮,钢液成分和温度更加均匀,并缩小了死区的体积;优化了结晶器热流密度及热流比参数,使偏离角裂纹漏钢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研制开发了邯钢CSP连铸机专用结晶器保护渣,在国内率先实现了CSP连铸机保护渣的国产化。 上述多项降低CSP漏钢率的关键技术应用后,邯钢CSP连铸机漏钢率逐年降低,2005~2008年漏钢率分别为0.26%、0.20%、0.18%、0.11%,连续4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国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我国相同或相近机型薄板坯连铸工艺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作者: 发表时间: 2016-07-05 01:30:31 阅读(2524) 评论(0)

7:[在线交流与咨询--冶金新材料]钢中夹杂物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钢中夹杂物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作者: 发表时间: 2015-07-27 02:27:58 阅读(8589) 评论(1)

8:[成果转化与推广--炉外精炼]高效RH真空精炼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本项目开发的系列化成套高效RH真空精炼装备及相应的工艺技术,通过真空脱气、强制脱碳、成分调整、化学升温、夹杂物控制、脱硫、喂丝等功能,为炼钢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扩大品种、提升质量创造了条件。 宝钢炼钢厂5号RH首次采用“双台车”高效布置形式,大大缩短了待机时间,双工位运行使处理周期可小于25min;采用四级蒸汽喷射泵真空系统、增大环流气流量、采用多功能顶枪等技术手段,提高了钢水的循环及脱碳速度,其投产后第三个月就超过了265万t/a的设计能力。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10-10 08:14:50 阅读(2902) 评论(1)

9:[成果转化与推广--炉外精炼]多功能CAS-OB钢包精炼装备技术

在浸罩内无渣或少渣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进行钢水快速升温与成分调节,实现窄成分控制,对钢水进行渣精炼处理最大程度降低钢水中夹杂物数量提高钢水质量,防止出现低温浇钢,提高转炉与连铸间生产协调能力。多功能CAS-OB精炼装备技术由浸罩系统、氧枪系统、底吹系统、加料系统、除尘系统、控制系统与精炼工艺等组成。与LF精炼炉相比,它具有升温速度快、投资少、设备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作者:heping 发表时间: 2014-06-11 01:11:19 阅读(4715) 评论(3)

10:[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特殊钢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特殊钢行业产品质量欠稳定、能耗高、总体工艺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等现存问题,开发低能耗、高效率、高洁净的特殊钢冶炼、凝固及热加工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特殊钢典型生产线技术及流程创新和集成,支撑特殊钢产业发展,提升特殊钢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开展冶金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依托沙钢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产品规格:铸带硅钢厚度1.0~2.5mm,宽度规格:1050~1250mm)和依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特厚板示范生产线(板坯厚度420mm,板材厚度≥100mm)。 通过攻关,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流程示范线: (1)依托东北特殊钢公司建立转炉流程特殊钢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2)依托新冶钢建立电炉(铁水+废钢)特殊钢流程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3)依托攀钢建立含钒铁水转炉特殊钢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4)依托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 (5)依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特厚板生产示范线。 项目考核指标 约束性指标: (1)典型钢种洁净度生产水平 轴承钢(GCr15):T.O≤6ppm,夹杂物级别总和(A+B+C+D+Ds)≤2.0,钢材高周疲劳寿命≥108。 齿轮钢:T.O≤12ppm,晶粒度≥9.0级,淬透性带≤4HRC。 高强合金弹簧钢丝:S+P+T.O+N+H≤200ppm。 (2)新建的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实现稳定连续浇注300吨以上合格产品,规格为:厚度1.0~2.5mm,宽度1050~1250mm;品种为3.5%Si的硅钢,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建立1台1流特厚板坯连铸机关键设备示范,生产板坯厚度300~420mm、宽度1600mm~2400mm,工作拉速为0.45~0.9m/min。板坯质量达到:中心疏松和中间裂纹≤1.0级,中心偏析≤C2.0级,合格率≥90%。 预期性指标:1)生产效率比传统电炉流程提高30%;2)吨钢综合能耗比传统流程降低20%;3)形成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工序节能50%;4)形成特厚板坯(420mm)连铸机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年生产规模120万吨,生产出典型特厚板品种,如火电机组用钢、海洋平台用钢、建筑用钢等,性能满足相关产品的标准要求。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14-04-01 03:07:54 阅读(2694) 评论(0)

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