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7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分布式;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5G软件定义的钢铁工业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目前局部生产环节的连接设备数据和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已经被接入这样的大数据平台,但作为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如果不能灵活、可扩展的接入平台,就会仍然存在大量单体设备、PLC分散部署的现象,这样的工业服务体系严重制约未来全产业价值链发展。并且众所周知,在工业控制系统方面,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企业在大中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方面独具优势,我国已部分实现国产化产品替代,小型PLC方面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核心市场与技术的掌控力不强。在工业网络方面,国外自动化企业掌控了主要市场以及网络核心标准,我国企业仍然处于产业边缘环节。所以“控制系统独立分散”和“控制设备垄断”两大制约因素,也促进我国工业发展想要打破这种依靠底层硬件和私有协议的专属PLC控制模式,形成新的标准化软件定义PLC系统和组态软件一体化架构,构建开放式PLC新生态。 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通信是软件定义PL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标准及产业链的逐渐完善,5G的设计引入MBB、URLLC、mMTC三大应用场景,3GPP面向5G发布的R16版本标准则重点完成URLLC技术特性,提供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能力,为保障5G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可行路径。国家工信部陆续出台政策,指导各地区积极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加快“5G+工业互联网”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加快5G与软件定义PLC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控系统融合。 基于5G软件定义的钢铁工业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工作主要解决问题有: (1)建设无线网络切片和异频双网冗余覆盖的跨市区域5G专网 (2)突破5G通讯与工业控制协议融合的智能传输技术 (3)自主研发工业级云架构软件定义控制系统 (4)完成国内首次5G+云化工业控制系统在鞍钢两地炼钢厂远程协同控制的工业应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11-07 04:36:06 阅读(1302)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流程分布式余热跨界利用关键技术 系集成开发与应用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双碳”日益重视,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正逐步向更加清洁的电力、燃气锅炉及工业余热替代方向迈进。抚顺新钢铁也正以“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智能制造的先行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主导者”四大发展战略为企业使命,致力开发利用工业余热为居民供暖,既能解决政府关注的居民供暖环保问题,又能实现工业企业与供暖企业的联动,最终实现了产城融合的企业愿景。目前,钢铁余热利用以下技术难题: 1、余热形态、品质差异大,导致回收技术差异大。 2、钢铁企业生产特点是流程长,余热资源分散,集中回收利用难度大; 3、用户侧供暖参数的不同,导致供热系统热平衡、水平衡调节难度大; 4、钢厂生产波动导致供热系统热平衡、水平衡调节难度大。 针对钢铁这些存在的普遍问题,抚顺新钢铁开展了钢铁流程分布式余热跨界利用关键技术的系集成开发与应用,实现供暖面积2.27平方米/吨钢的成绩。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06 10:51:18 阅读(706)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流程分布式余热跨界利用关键技术 系集成开发与应用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双碳”日益重视,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正逐步向更加清洁的电力、燃气锅炉及工业余热替代方向迈进。抚顺新钢铁也正以“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智能制造的先行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主导者”四大发展战略为企业使命,致力开发利用工业余热为居民供暖,既能解决政府关注的居民供暖环保问题,又能实现工业企业与供暖企业的联动,最终实现了产城融合的企业愿景。目前,钢铁余热利用以下技术难题: 1、余热形态、品质差异大,导致回收技术差异大。 2、钢铁企业生产特点是流程长,余热资源分散,集中回收利用难度大; 3、用户侧供暖参数的不同,导致供热系统热平衡、水平衡调节难度大; 4、钢厂生产波动导致供热系统热平衡、水平衡调节难度大。 针对钢铁这些存在的普遍问题,抚顺新钢铁开展了钢铁流程分布式余热跨界利用关键技术的系集成开发与应用,实现供暖面积2.27平方米/吨钢的成绩。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01 09:56:02 阅读(715)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研究,首先揭示了钢铁能源特征与分布式能源理论的耦合特性:①钢铁清洁发展需求与分布式能源低碳特征相耦合,如:光伏、生物质能受现场条件、资源分布等影响,呈现分布式特征;②钢铁传统能源供需的宽幅波动与分布式能源供应的灵活性相耦合,并且都需要复杂的能源网络和能量缓冲;③钢铁能源负荷的多样性与分布式能源的多能互补、追求能效相耦合。为此,按“多能互补、网储一体、源荷交互”开展长达十年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7-06 10:04:45 阅读(1336)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能源与节能技术]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钢铁工业经历三十年节能技术革新,能耗下降幅度趋缓,新形势下其能源结构高碳化、集中供能柔性不足、数据模型技术开发不够等问题愈加突出。为探索钢铁企业节能新方向,以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技术理论研究与架构设计为先导,选择关键技术实施开发与应用。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研究揭示了钢铁生产与分布式能源的耦合关系,提出“源-网-荷-储”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理论并完成架构设计:以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优化传统能源结构;以余能就地极限回收利用与区域能源自平衡提升能源效率;以数据驱动和需求侧响应能力提升增强源荷互动能力;以多网互融和网储一体优化钢铁能源系统调整能力。 2、形成钢铁低碳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高效多能互补技术,包括:攻克光伏屋顶组件动态清洗运维技术难关,建成世界最大屋顶光伏发电并网工程,使之成为钢厂低碳清洁能源重要组成;发明高炉冲渣水乏汽与烟气余热热电冷联供系统及方法,开发余热用于高炉煤气碳捕获、协同处置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质能技术,建成兆瓦级涌动型烧结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构建余热资源分布式能源微网。 3、形成流体网络建模和能量储存优化等组合式节能技术,包括:开发管网和煤气柜储气数值模拟技术,为电厂大流量和宽幅波动使用高炉煤气解除安全顾虑;对热力系统不同效率汽源给出基于等效电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发明循环水组合节能方法及系统;开发适用于南方钢厂移动供热模式,以规模化移动热网丰富钢厂能量输配网络。 4、形成模型支撑、数据驱动的源荷交互柔性调控用能技术,包括:开发六大工序三层多阶极限能耗模型,为工序能耗从理论、技术、生产层逼近极限提供定量判据;开发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控制关口电量和制定分时电价响应策略;以燃气互换性理论指导典型炉窑燃烧效率和煤气调配;用数据挖掘结合热工理论确定加热炉能效关键指标及操作模式。 以“多能互补、数据驱动、网储一体、源荷交互、极限能效”为主线的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应用使宝钢节能水平显著提高:近三年节能8.87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经济效益4.7亿元,对传统钢铁工业能效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实践示范。本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已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软件著作权3项,企业技术秘密20项,发表论文25篇,编著和参编专著2本。
作者:bgbj 发表时间: 2020-01-06 04:41:51 阅读(2102) 评论(0)

6:[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一体化汽车衡智能计量系统

一体化汽车衡智能计量系统,是利用自动称重、坐席轮巡、车号识别、视频监控、音频对讲、环境监测、数据库管理等技术,结合多种计量防作弊手段,利用分布式网络等技术,构建的完善的远程可操控计量管理系统。系统对每个计量点安装多台全方位的视频监控设备,完成计量现场、计量过程的监控,辅助计量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现场的自动计量和远程计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集图像、数据、声音、现场设备控制于一体的远程计量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堵塞计量漏洞,规范计量流程,提高企业的物资计量管理水平。 系统设计和研发了一体化智能磅房,进行的硬件高度集成,实现所有硬件设备的插拔式安装,减少系统在实施时的硬件安装时间和调试时间;力求降本增效,优化硬件系统,节约系统成本;设计和开发射频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多种车牌识别方式,适应多种用户需求;实现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并进行多种系统接口的兼容性研究与开发。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8:53 阅读(2989) 评论(0)

7:[成果转化与推广--烧结]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全产线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收集烧结生产涉及的全部数据,其中包含来自于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来自于设备系统的设备状态数据、来自于化验系统的检验数据、来自于 ERP 系统或 MES 系统的生产标准数据、来自于销售系统或 ERP 系统的质量异议数据、来自于点检系统或人工的点检数据、来自于各个系统记录的操作数据等。设计并实现高吞吐、高可靠、高可用的数据传输通路,采用高效的分布式信息传输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采集和汇总;汇总信息以数据流形式注入中央存储及分析系统,需设计并实现高效稳定的流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分布式高容错的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生产工艺数据进行实时性/准实时性的清理和整合。然后,运用Hadoop和Spark等大数据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进行数据格式标准化,异常数据清除,错误纠正,重复数据的清除等操作,并结合工艺专家,鉴别主要数据指标的准确性。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18-02-05 04:47:59 阅读(2784) 评论(0)

第1页/共1页  1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