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28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2017年;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板带材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

为了促进制造业高端钢铁材料升级迭代,引领我国制造行业“高性能、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巨大改革和突破,实现国产化超高强度钢产品替代进口,打破欧洲垄断地位,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钢邯钢与东北大学、终端客户以产学研用合作的方式,开展“板带材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的研究实施:1)研发板带材冷却路径可控的控温淬火、约束淬火工艺,实现热处理可视化、交互性顺序及板区域位置坐标控制,温度精度±4.5℃,时间同步精度±0.01秒,达到国际同类设备领先水平。2)国际上首次实现“烧嘴明火+热风循环”强制对流循环混合回火加热技术,建成国内首套高精度热风循环式回火炉,在钢板上下表面形成对称的有序流场,强化传热效率、传热精度,实现大温度跨度回火热处理精度为±3℃,能耗排放降低15%,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制造。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22-09-02 02:40:54 阅读(802)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板坯连铸-轧钢界面高效化、绿色化关键技术 开发与集成应用

针对国内微合金化钢生产中存在的板带材表面质量缺陷,以及生产过程能耗高、成材率低、生产效率低的实际情况,钢铁研究总院在2015年9月首先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合同,共同开展宽厚板边直裂控制技术和微合金化钢红送裂纹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7年7月由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新冶高科技集团公司等在微合金化钢生产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的单位,共同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钢铁流程铸-轧界面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优化及智能控制技术”课题的研究任务。以期在微合金化钢板带材生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首先在国内建成集连铸坯表面无缺陷生产技术、边直裂控制技术、红送裂纹控制技术等为一体的大板坯连铸-轧钢界面高效化、绿色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生产线,并向钢铁企业进行工程化推广,使连铸坯真正成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载体,被直接输送到下一步轧制工序,彻底打通和捋顺铸-轧界面,为下工序高效率、绿色化、高质量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6-13 10:11:36 阅读(926)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联合企业数字化网络化能源管控系统开发 与应用

近年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尤其是新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新技术开发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约束、以智能化发展为方向、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已经成为钢铁行业发展和国家调控的重点方向。其中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能源管控系统的开发应用已成为新的引领方向,能源效率、能源成本的深度分析将成为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国内目前运行的企业能源中心已无法支撑能源集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需求,急需在工业互联网支撑下,开展钢铁企业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于2008年9月10日建成投产,同年完成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现能源数据的在线监测和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能源中心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在线管控与优化,数据分散、缺乏系统整合、共享和利用,能源管理和生产管理完全分离,各自为政,智能化程度低,完全依靠人工经验进行协调生产。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的能源管理提升,能耗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项目实施前,2017年鲅鱼圈分公司能耗指标达到600kgce/t钢以上。2017年项目组在经过大量的国内外信息调研基础上,形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鞍钢集团公司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决定以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为试点,对能源管理中心进行全方位技术升级改造。2018年初,自筹资金1.2亿元,率先放行了“钢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作为首批两化融合项目,以“集约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联合攻关,按着“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总体原则进行强力推进,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预期效果。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28 05:16:43 阅读(716)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渣免焙烧制备底滤法水冲渣过滤球工艺技术

作为国内超80%高炉渣的处理工艺,底滤法水冲渣工艺一般在过滤池内铺设一定高度、按照粒度分层级铺设的鹅卵石作为过滤层。这种技术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鹅卵石质量、规格缺乏统一的标准,自动化生产差;另一方面,鹅卵石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且破坏自然生态。因此,在2017年之前,中冶设备总院便开始研制一种“完美”的滤料用来替代鹅卵石。 钢渣是钢铁企业利用较差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一直都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拦路虎”:一方面,大部分钢渣得不到有效利用,堆积成山;另一方面,钢渣产量却随着粗钢产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因此,中冶设备总院基于将钢渣“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开发出利用钢渣制备“过滤球”工艺,从而为有效解决钢渣资源化利用和鹅卵石基过滤料的弊端问题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4 04:02:13 阅读(971)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焦炉煤气脱硫副产低纯度硫磺及脱硫废液制酸技术开发与应用

目前冶金、焦化行业用于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的主流工艺。但该脱硫工艺长期以来存在以下问题: 1、脱硫副产硫磺纯度低(通常含有焦油、萘、煤粉、焦粉等多种杂质,纯度一般仅能达到90%左右。),市场销售困难,甚至补贴销售,导致焦炉煤气脱硫后硫资源无法有效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废并固废产生二次污染; 2、脱硫过程产生的含有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等副盐的脱硫废液缺乏有效的处理工艺。多数厂采用提盐工艺提取硫氰酸铵及硫代硫酸铵粗盐产品,但市场容量小,产品滞销。同时,提盐工艺操作现场环境污染及设备腐蚀严重。 3、煤气脱硫系统副盐浓度高,影响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效率,对钢铁联合企业下游煤气用户及环保造成较大危害,并增加二次脱硫成本。 因此,研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能够有效处理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副产低纯度硫磺及脱硫废液的新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对于改进、提升国内焦炉煤气脱硫脱氰工艺技术水平,推动钢铁冶金及焦化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行业节能减排及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冶焦耐在国内自主研发成功了焦炉煤气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副产低纯硫磺及脱硫废液制酸工艺,2017年8月在南钢焦化成功建成投产,并获得2021年冶金科技进步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9 08:51:49 阅读(825)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微晶吸附的高炉煤气源头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进行高炉煤气脱硫的工程应用较少,在超低排放的要求下,钢铁企业迫切需要经济、易行的脱硫工艺。高炉煤气因其特殊性,不能直接套用现有传统脱硫技术,高炉煤气源头脱硫存在以下技术难点: (1)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组分占比高且难以直接有效脱除。高炉煤气中的总硫含量约在60-160mg/Nm3之间,其中硫化氢占比在20%-40%之间,COS、CS2等有机硫占比在60%-80%之间,有机硫中COS占90%,其它有机硫组分占比较少。 (2)高炉煤气气量大、压力低。例如:1000m3级高炉产生的煤气量大约在220000 Nm3/h -350000 Nm3/h。高炉煤气经过TRT后压力<20kpa。 (3)高炉煤气含水、含尘和Cl-离子。高炉煤气饱和温度较高,管输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会冷凝出大量水;在煤气布袋除尘运行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含尘量仍有~10mg/m3;煤气中的Cl-离子对金属管道及设备具有较强腐蚀性,甚至会造成煤气脱硫所采用的催化剂中毒。 (4)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对TRT发电效率的影响。无论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布置在TRT前或者之后,若脱硫装置阻损过大将会直接导致TRT发电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脱硫装置的运行成本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超低排放政策出台之前就预判到脱硫的技术发展方向,于2017年就开始对煤气脱硫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和甄选,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历经两年多的研究,相继攻克了吸附材料、疏水抗尘、煤气温度调控、高效再生、解吸气处理、设备耐腐蚀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系统性的高炉煤气源头脱除含硫、含氯杂质的成套技术和装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2-23 10:45:18 阅读(1573)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国产极薄取向电工钢关键制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极薄取向电工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材料,极薄取向电工钢的厚度为:0.1mm、0.08mm、0.05mm、0.03mm,应用频率为400Hz以上,主要制作各种电抗器(阳极饱和电抗器、融冰电抗器)、中频变压器、各种电子变压器、快速加速器、脉冲电源等电子产品的铁芯。长期以来,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生产关键技术一直受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或严格保密,属于“卡脖子”产品。本项目通过联合北京市联研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共同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用中高频磁性元件”项目(项目研发周期为2017年3月-2020年6月),并对包头市威丰公司原有常规取向电工钢大生产所具备的原材料条件进行分析及技术论证。对极薄取向电工钢的关键技术,包括取向电工钢原料制备工艺技术,即无底层取向电工钢高温退火二次再结晶Goss织构控制技术;取向电工钢表面不形成硅酸镁玻璃膜底层技术;解决极薄带材脆性大的表面清洗技术;多道次精密超薄轧制技术及表面涂层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重点开发0.08mm、0.05mm极薄取向电工钢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批量生产。
作者:袁伟霞 发表时间: 2020-10-23 09:10:18 阅读(2085)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能源与节能技术]焦炉炉头除尘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属于节能减排领域。 焦炉炉头除尘关键技术是将焦炉炉头溢散烟尘有组织收集并进行深度除尘净化后达标排放的烟尘治理技术。 我公司通过长期调查研究,自主研发,与有关焦化生产单位紧密沟通,在焦炉炉头烟气收集、除尘控制、高温烟气处理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进行了推广。 炉头溢散烟尘收集率 ≥95%、系统装置满足净化后出口烟气粉尘排放浓度<10mg/Nm³、与焦炉同步运行率:100%、综合运行成本≤2元/吨焦炭。 2017年技术应用于宁波钢铁焦化厂机焦侧炉头烟尘治理EPC总承包工程,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目前项目运行情况良好。宁钢两座6m焦炉,每年减少向大气排放的粉尘约1000t,烟气中含的苯并芘、焦油等有机物也一同得到治理,杜绝了焦炉生产烟尘无组织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同时极大的改善了焦炉区域作业环境。
作者:mccekeji 发表时间: 2020-07-27 04:08:57 阅读(2089)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迁钢钢铁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

本项目属于冶金节能减排领域。 我国钢铁产量大,污染物排放高,颗粒物、SO2、NOX分别占工业的30.1%、13.7%、15.7%。现有排放标准已无法满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结合目前钢铁行业环保水平,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还存在以下难点:(1)无组织排放点位多、排放量大,排放底数不清,缺乏治理有效路径;(2)高炉煤气用户SO2排放末端治理难度大、缺乏源头控制技术;(3)转炉一次除尘、高炉料罐均压煤气等重点工序颗粒物治理技术不完善;(4)球团烧结稳定达标排放难度大。(5)污染物一体化管控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首钢股份公司开展了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技术研究,有组织达标排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首次建立了迁钢钢铁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研究了钢铁生产全流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规律,开发了有组织排放稳定达标的成套技术,搭建了全流程污染物管控治一体化智慧环保平台,使首钢股份公司吨钢颗粒物、SO2、NOx排放绩效指标分别达到了0.17kg、0.21kg、0.4kg。 (2)开发了有组织排放长期稳定达标的成套技术,在综合分析高炉煤气有害成分的基础上,首创了高炉煤气喷碱控硫技术;在系统研究了煤气防爆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后,首次将湿式电除尘器技术与转炉煤气OG除尘有机结合;对料罐煤气放散特征系统分析技术上,首创了全量回收料罐均压煤气技术;在系统性地研究了球团烟气特点后,创造性地将SCR脱硝技术引入到球团烟气治理领域;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使迁钢公司有组织排放远低于超低排放要求。 (3)建立了无组织排放综合除尘控制技术体系,首次研究了无组织排放产尘机理和扩散规律,开发了卸料行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超细雾炮抑尘技术、双流体干雾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抑尘技术、Y型双层密闭导料装置等,实现对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管控与治理。 (4)首次建立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台,开发了以网格化综合管控模块为核心,以大数据技术及机器学习自适应算法为驱动,以机器管理代替人员管理,实现污染源点精准化、治理技术智能化、治理过程信息化、决策反馈一体化、污染应对数据化、操控管理无人化的“黑灯工厂”。 项目环境效益显著:2019年比2017年颗粒物减排3122吨,SO2减排1531吨,NOX减排2344吨,减排比分别达69%、47%、42%。
作者:zyfan2004@126.com 发表时间: 2019-12-27 09:55:57 阅读(2251)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 版)

201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保监部门开展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以下简称“首批次”)试点工作。为做好2018年首批次试点工作,我们组织修订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现予以公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18年10月12日前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 邮编:100804   电话(传真):010-66012138   电子邮箱:xcl@miit.gov.cn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8-10-11 02:25:56 阅读(1916) 评论(0)

第1页/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