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70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酸;搜索位置:无限定;

1:[成果转化与推广--轧钢工艺与技术]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

钢材氧化在热轧过程中贯穿始终,并受到合金元素及诸多工艺参数的交互影响,国际先进企业虽积累一定经验诀窍,但也未很好解决,实现结构、厚度、均匀性的精准控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在此方面更是缺少理论研究、技术落后,产品因此常被高端用户拒绝,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原材料瓶颈。综上所述,构建钢材热轧氧化控制理论体系,形成具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实现热轧氧化调控由经验试错向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的转型,是全面提升钢材表面质量,保证我国钢材产品走向高端,保障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作者:13840183083 发表时间: 2020-03-21 11:11:42 阅读(1987) 评论(0)

2:[成果转化与推广--板带材新技术]热轧带钢免酸洗直接还原退火热镀锌技术及装备

表面镀锌是提高钢铁材料使用寿命的最常用技术,其中90%以上采用热浸镀锌。然而,酸洗作为传统热镀锌板生产流程中的高污染环节,增本降效的同时带来一系列质量问题:一方面酸洗工序本身增加成本,同时酸液挥发和废酸排放还严重地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酸洗还会造成酸洗板的表面质量缺陷和氢脆等产品缺陷。而在含Si、Mn等合金元素的高强热镀锌板的生产工艺中,由于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氧化容易出现露镀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额外的预氧化、预镀等工序,这无疑将增加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成本。热镀锌板工艺也面临着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压力,需要进行短流程优化改进。如果可以利用热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在还原性气氛中将氧化铁皮还原为纯铁,利用纯铁的良好润湿性进行在线连续热镀锌,即可消除酸洗的不足,也可解决由Si、Mn等合金元素选择性氧化造成的露镀问题。热轧带钢免酸洗直接还原退火热镀锌技术(以下简称免酸洗热镀锌技术)省去酸洗工序,按照吨钢减少废酸排放20 kg,环保效果明显,并且节约酸洗成本150元/吨。对于先进高强钢、超高强钢,由于取消了退火前的预氧化工序,吨钢成本可节约30~50元/吨,同时由于取消酸洗工艺和连续退火前预氧化工序,可使整个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0%~20%。 国外研究单位对于免酸洗还原热镀锌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Danieli已经建立了免酸洗工艺产线,POSCO也初步研发了免酸洗涂镀工艺原型技术。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酸除鳞技术方面,对于热镀锌板的短流程工艺研究较少。完成热轧带钢免酸洗还原热镀锌技术的开发,不仅可大大降低热镀锌板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热轧带钢免酸洗还原热镀锌工艺的开发,将填补我国在该技术方面的空白,促进我国热镀锌短流程工艺的革新。
作者:13840183083 发表时间: 2020-03-21 11:11:21 阅读(1911)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高精度薄带材冷轧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

冷轧控制过程是典型多工序、多变量、多层级的大型复杂工业流程。针对尺寸质量精度差、薄硬规格轧制易振动、生产效率低下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以材料加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出发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轧智能化质量精准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技术将给出冷轧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配置与软件功能总体方案,建立冷轧多层次完整的控制体系架构,开发基于控制器性能综合最优评价的多机架协调板厚控制模型、基于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的多变量板形前馈和反馈控制模型、以超差长度最小为指标的最优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型、基于成本函数的冷连轧负荷分配模型、融合工艺机理和大数据的轧制过程数学模型等智能化质量精准控制模型,为酸洗冷连轧或单机架冷轧机提供完整的控制系统方案。 应用智能化的冷轧质量精准控制系统可使冷轧带钢尺寸质量控制精度全面达到PREMETAL、ABB等国际先进水平,厚度指标±2.5μm ,变规格头尾超差长度小于10米,板形控制指标小于6I。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封锁和技术垄断。相比传统冷轧控制系统,可大幅度提高头尾成材率和带钢本体厚度及板形等尺寸质量、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已推广应用至某1450mm酸洗冷连轧等20余条生产线,至少创造80亿元的经济效益。
作者:13840183083 发表时间: 2020-03-21 11:10:26 阅读(1820) 评论(0)

4:[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烟气综合净化技术]活性焦烧结烟气超低排放净化技术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主要利用活性焦的吸附性能净化烟气。烟气通过活性焦床层时,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去除,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物料输送设备提升至再生装置,通过加热使活性焦再生,再生后的活性焦经筛选后由物料输送设备送入吸附塔循环使用。再生过程中释放出高浓度SO2混合气体,该气体通过制酸装置生产硫酸,既可实现硫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运行费用。 活性焦烧结烟气超低排放净化技术在目前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基础之上,通过优化工艺设备设计、完善工艺路线、合理设备选型、辅助流畅模拟等技术手段,使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的脱硫效率、脱硝效率、除尘效率等得到大幅提升,满足最新的超低排放指标要求。 活性焦烧结烟气超低排放净化技术主要工艺系统组成包括:烟气系统、吸附塔系统、解析再生系统、活性焦循环输送系统、活性焦贮存及加料系统、活性焦粉外排系统、浓硫酸制备系统、氨贮存及蒸发稀释系统等。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7:57 阅读(2271)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环保技术]烧结机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系统制酸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活性焦烟气协同净化工艺以其特有的同步实现脱硫、脱硝、除尘、脱重金属、脱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技术特点,已经得到环境治理业内的广泛认可,是目前国内钢铁烧结、球团烟气治理领域大力推广的技术。该法属于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利用活性焦吸附原理,回收烟气中的SO2并用于制酸。制备工业硫酸过程中,需要用3%~5%的稀硫酸洗涤高温SO2解析气,由于含有一定的杂质,洗涤后的稀硫酸经固液分离后部分作为制酸废水外排。由于活性焦烟气协同净化工艺是通过向吸附塔内喷氨气来实现脱硝,因而过量NH3在洗涤过程中通过气液两相接触进入到稀硫酸中,并随制酸废水外排。该类废水存在色度大,氟化物、氨氮、氯离子含量高,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常规脱硫废水处理后水质指标不达标,严重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该废水处理技术解决脱硫废水排放指标不达标的问题,实现脱硫废水的循环利用。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7:48 阅读(2432) 评论(0)

6:[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酸洗液除硅技术

本技术通过设置一套盐酸酸洗液在线净化系统,来有效分离酸洗液内的杂质颗粒,降低酸洗循环系统内的污泥含量,防止其堵塞管路和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产线的作业时间。并对分离的含酸污泥进行有效处理,达到无害化出车间的目的,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
作者:wisdri2020 发表时间: 2020-03-17 06:57:08 阅读(1772) 评论(0)

7:[成果转化与推广--板带材新技术]高效不锈钢轧制退火酸洗技术

主要技术包括冷轧不锈钢的连轧机、焊机、退火、酸洗、平整和拉矫的高度集成技术,实现一条高度集成的联合机组。开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8辊轧机装备,能满足不锈钢,高强及超高强钢、先进高强宽带钢的冷轧轧制需求。开发与之配套的退火炉、酸洗段成套工艺装备,实现冷轧不锈钢退火炉、酸洗段工艺及装备技术国产化。以及绿色节能环保型清洗技术、低能耗直燃退火炉、炉子智能数学模型等智能制造技术、中性盐电解+混酸酸洗技术、余热回收及利用解决方案、先进废气处理DENOX技术和高速通板解决方案。
作者:wisdri2020 发表时间: 2020-03-17 06:56:38 阅读(1752) 评论(0)

8:[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火法-湿法联合的钢铁工业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火法-湿法联合工艺首先采用火法工艺将钢铁工业含锌尘泥中的有价金属挥发出来,烟尘经冷却分离后得到富含有价金属的粉尘,该粉尘经次氯化锌综合处理后得到脱氯液与脱氯渣,脱氯液经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后得到高纯度NaCl、KCl。脱氯渣经低酸脱锌后得到脱锌液与脱锌渣。脱锌液经过综合处理后可以得到硫酸锌、粗镉、金锭和银锭。脱锌渣经过综合处理后可以得到粗铋、粗铅、粗锡、粗铟。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7 02:56:05 阅读(1678) 评论(0)

9:[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酸洗模型

酸洗模型由酸浓度在线检测系统、冷轧带钢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和酸洗工艺段智能系统三部分组成。酸洗模型主要应用与冷轧领域,其中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和计算机视觉等可拓展应用到冶金信息化多个领域。
作者:wisdri2020 发表时间: 2020-03-17 02:55:37 阅读(1459) 评论(0)

10:[成果转化与推广--轧钢机械装备技术]冷轧多级变速强力卷取机技术

该技术可用于不锈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实现2~16mm厚的大跨度规格产品带钢的卷取;也可用于冷轧可逆轧机机组,实现0.5~10mm厚的大跨度规格产品带钢的卷取。
作者:wisdri2020 发表时间: 2020-03-17 02:54:56 阅读(1621) 评论(0)

第4页/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