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91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应用;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炼铁工艺与技术]优质球团矿产品多元化低成本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氧化球团是现代大型高炉炼铁必不可少的炉料,2016-2018年我国球团占炼铁炉料结构比例约13%,但与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80-90%球团入炉)相比,我国因球团矿产量严重不足,入炉比偏低。中国球团品种长期以酸性球团为主,缺乏生产碱性球团技术。此外,因回转窑生产碱性球团对原料条件要求苛刻,市场上低硅、低碱金属的优质精粉资源非常匮乏,且磁铁精矿严重短缺、价格高。因此,以来源广泛、价格低、传统球团企业难利用的镜铁精矿、粗粒赤铁粉矿为原料,开发资源宽口径的多元化配矿技术就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必然选择。但镜铁精矿和赤铁粉矿存在粒度粗、成球性差、生球强度低、预热和焙烧温度高、能耗高等技术特点,同时存在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回转窑易结圈,产品存在还原膨胀率偏高等技术难题。 本项目开发了资源宽口径配矿及矿石表面改性技术。制定了粗粒烧结粉和镜铁矿组合磨矿、高压辊磨表面改性的技术标准,开发了载体沉降及强化过滤技术,打破了粗粒烧结粉用于球团的“技术壁垒”。使镜铁精矿的磨矿能耗下降30%,强亲水性的细磨赤铁粉矿沉降速度提高24.4%,过滤脱水效率提高10.6%,解决了微细颗粒对水体污染问题。非传统球团用烧结粉矿和镜铁矿配比达到80-85%,实现了资源多元化,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原料成本。开发了链篦机-回转窑多元化球团制备技术,在高赤铁矿配比(80%~90%)下,生产镁质熔剂性球团,突破了国外镁质球团以带式焙烧机为主的工艺限制,及国内以磁铁矿为主的原料类型限制,具备在线切换生产碱性、镁质、酸性球团能力。开发了窑体精确定位与红外连续三维测定技术,建立了回转窑内结圈物厚度及分布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窑内结圈物三维分布可视化系统,通过及时测量和预测、精准调控、预防回转窑结圈,停机时间降低95.4%,作业率提高5%。开发了低温烟气高效脱硫脱硝技术,球团烟气脱硫已运行四年,实现球团绿色清洁生产。 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企业技术秘密6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宝钢湛江、武钢、安钢3家国内钢铁企业,优质球团产品长期供宝钢、武钢、安钢、日本制铁、韩国浦项、台湾中钢等国内外企业大型高炉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湛江钢铁 发表时间: 2020-04-24 10:25:11 阅读(2593) 评论(0)

2:[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的钢铁生产全流程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聚焦目前钢铁企业在质量管控和分析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IT信息化系统框架结构、技术水平、适用领域等局限性,研发了一套适用钢铁企业全流程、全工序的质量分析管控平台,并应用于钢铁生产最为复杂的炼钢和轧钢工序,以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为基础、以信息化系统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主导,实现生产可管控、异常可预警、过程可追溯、缺陷可诊断、能力可评价、质量可预测、研发可推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工具,辅助技术人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作者:liuziwei@ceri.com.cn 发表时间: 2020-04-24 10:23:59 阅读(2293)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转炉一次烟气粉尘超低排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聚焦于转炉一次烟气中粉尘的高效、稳定、安全捕集技术,采用分级除尘理念,通过对粉尘的高效捕集及净化处理,解决了传统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颗粒物排放不稳定、细颗粒物捕集效率低、除尘系统能耗高等缺点,技术的指标先进性、成熟度、可靠性及安全性等各主要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改善大气质量、构建天蓝水绿的美好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liuziwei@ceri.com.cn 发表时间: 2020-04-24 10:22:28 阅读(2240)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速板带轧机稳定运行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工业应用

该技术致力于建立基于刚柔耦合特性的热连轧机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揭示轧机稳定性和振动机理;开发轧机动态仿真和振动控制技术,提高轧机振动控制技术水平;设计高稳定性的新型四/六辊轧机关键结构,开发轧机动力学综合测试中试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中试和转化;将中试平台和相关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22 05:17:12 阅读(1346)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板带材新技术]高速板带轧机稳定运行和振动控制理论技术

近年来随着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轧机长期高速高负荷运行,国外引进和自主设计的板带轧机都频繁出现轧机振动及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一般采用调整工艺参数、更换关键零部件(轧辊、接轴等)、负荷重新分配等手段,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损失巨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轧机动力学理论体系不完善、轧机设计(以刚性为主)没有考虑轧机动特性、轧机振动控制技术不系统。因此,要解决板带轧机稳定运行和振动问题,关键在于揭示动态机理的板带轧机动力学模型体系构建和考虑动力学特性的板带轧机设计。本项目建立基于辊系刚柔耦合特性的板带轧机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开发了轧机稳定运行和振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国内多套连轧机组,效果良好。
作者: 发表时间: 2020-04-22 10:55:52 阅读(4202)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铁低硅碱性球团矿的开发及应用技术

开展原料基础特性、低硅碱性球团矿固结机理及还原膨胀率控制机理研究,开发了高铁低硅碱性球团矿适宜熔剂,并进行热工制度、高铁低硅碱性球团矿还原膨胀率控制技术及综合炉料冶金性能研究,开发低硅碱性球团矿和高铁低硅酸性球团矿并在首钢京唐公司3条504m2大型带式焙烧机成功生产,入炉比例达到55%以上。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22 10:51:33 阅读(1296) 评论(0)

7:[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激光烟气分析方法的转炉智能炼钢系统

以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研究方法形成转炉冶炼过程控制系统的吹炼模型、加料模型和终点控制模型,形成一套转炉智能制造控制及仿真系统软件。控制系统通过流程输出端数据群能够自调整过程控制参数。控制及仿真系统利用过程监控数据具备自学习功能。 研究转炉智能制造技术的过程监控方法,通过炉气成分分析、音频化渣技术、副枪技术或倒炉取样以及下渣检测技术检验和修正模型。 在创新应用激光炉气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入炉原料供应标准,完善转炉基础数据信息在线检测技术,开发静态和动态智能控制模型、自动出钢技术,实现对转炉冶炼全过程的无干预智能化炼钢。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22 10:50:58 阅读(1316)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新进展:基于稀土合金化的提高钢材耐腐蚀性能技术

介绍了如何以低成本显著提高建筑钢材耐大气腐蚀性能是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耐蚀钢的关键问题和新进展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16 02:06:18 阅读(1358)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创新 2030 —“ 新一代人工智能 ” 重大项目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根据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编制了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正式发布。 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并跑、领跑两步走战略,围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五大方向持续攻关,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妥善应对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新应用等 4 个技术方向启动 22 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5.6 亿。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指南技术方向“2.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和“4.人工智能提高经济社会。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08 02:47:13 阅读(1329)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效长寿型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目前国内外转炉烟气余热回收普遍采用汽化冷却的形式,具有冷却烟气、回收蒸汽等特点,但现有汽化冷却技术存在系统能耗大、故障率高、烟道寿命短、蒸汽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钢铁行业升级转型的要求。现有汽化冷却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关键共性技术难关: 1.系统节能与烟道长寿无法同时兼顾、汽化冷却系统热回收效果差。 2.系统设备存在能源浪费问题。 3.烟道系统故障率高、寿命短、易引发安全事故。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4-07 05:52:11 阅读(1251) 评论(0)

第22页/共50页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