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十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科工研”)已开发包含翘扣头、镰刀弯、机架间跑偏的系列非对称在线测控技术,并实现稳定工业应用,能够有效抑制运行非对称问题,降低薄规格产品的甩尾率与废钢概率,提高轧制稳定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30 05:05:49
阅读(1338)
评论(0)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科工研”)开发的无人天车与智能库管系统,是由智能库管系统、无人天车控制系统、智能视觉识别系统、数据分析优化系统以及库区辅助工艺设备改造设计组成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综合系统及工程服务。系统实施投运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工作强度、提高物料信息与设备安全、改善钢材表面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实现生产信息与物流信息实时交互,贯通进料、上料、生产、下线、储存、发货等多环节信息流,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30 05:05:40
阅读(1263)
评论(0)
通过研究热风炉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取各自成功的长处,又完全避免各自的弊端,特推出两段式顶燃陶瓷燃烧器格子砖热风炉。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29 03:20:34
阅读(4128)
评论(0)
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杨忠民教授团队采取全贝氏体钢合金设计体系控制原则开发出了无碳贝氏体钢,控制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数量<5%,达到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数量低到不影响贝氏体钢轨应用性能的目的。全贝氏体钢设计原则,保证钢轨微观组织一致性控制目标,钢轨的宏观性能和服役性能达到了高稳定性,在线服役寿命成倍提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8 01:23:17
阅读(1409)
评论(0)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8 11:38:47
阅读(1729)
评论(0)
钢铁冶金行业作为典型的流程行业,其生产过程存在多工序连续生产、区域间强遗传、各影响因素非线性等特点,其数据形式则表现出高通量、强耦合、多态时变、多源异构的特征。为了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技术变革,需要设计面向冶金行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构架,实现从数据感知到数据转换,再到信息提取和认知,最终实现智慧决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解决多类工业设备接入、多源工业数据集成、数据管理与处理、数据建模分析、应用创新与集成、知识积累迭代实现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钢铁冶金企业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7 05:18:22
阅读(1249)
评论(0)
针对隧道用轨、海洋气候用轨的迫切要求,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杨忠民教授团队为主导,联合武钢开展耐蚀钢轨的研发工作,通过成分设计和工艺控制,率先研制成功高性价比和具有较高耐蚀性能新型钢轨 U68CuCr。该品种钢轨与现在铁路上普遍使用的 U75V 钢轨相比,在保证钢轨的强度、塑性指
标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同时,腐蚀率降低了约 50%。另外,该钢轨在组织细化方面也具有新的突破,与传统的热处理钢只有表面一层细珠光体组织相比,U68CuCr在正常轧制条件下即能保证钢轨全截面超细珠光体,从而保证的钢轨的各项性能指标良好。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7 02:48:59
阅读(1191)
评论(0)
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和“863”项目、支撑项目和十三五重点项目等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下,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杨忠民教授团队联合马钢、永钢、石横特钢、长城特钢、西城钢厂等企业,开发了系列耐腐蚀钢筋品种:低合金耐腐蚀钢筋、高 Cr 系耐腐蚀钢筋、不锈钢-碳钢(低合金钢)复合钢筋、双相不锈钢钢筋等系列,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建筑耐久性设计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7 02:48:50
阅读(1295)
评论(0)
针对上述传统质量检测方法的问题,开发能够实现中厚板表面质量在线检测检测手段势在必行,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意义重大。
(1)采用基于非接触的 CCD 成像原理,实现在线抓捕高温表面钢板的图像,解决复杂环境下高对比度、高清晰的成像。
(2)开发实时高效的在线检测及在线分析技术。中板厂生产节奏快,快的时候不到 2 分钟一块钢板就轧制完成。所以表面检测系统必须是在生产时快速成像、快速处理图像,在下一块钢板到达矫直机之前快速形成检测结果提供给操作工,需要极快的处理速度
(3)根据中厚板表面复杂的特殊情况,建立高准确度的缺陷识别模型。中厚板水、氧化铁皮等造成表面非常复杂,需开发准确度高的缺陷识别模型,才能实现在线缺陷识别。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6-17 02:48:38
阅读(1594)
评论(0)
结构材料的硬化是通过引入大量不同尺度的缺陷来阻碍位错滑移实现的。然而,局部区域的位错缠结会造成应力集中,可引起裂纹萌生并最终导材料的突然断裂和提前失效。长期以来,材料科学家们致力于通过调控微观组织或合金成分来实现强度与韧性的平衡。多元高、中熵合金由于形变诱发的纳米孪晶机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断裂能力。航空航天用马氏体时效钢是目前公认的拥有较好断裂韧性的超高强金属材料。然而,马氏体时效钢含有大量昂贵的合金元素,例如镍(17-19wt%),钴(8-12 wt%)和钼(3-5wt%)。尽管合金化可有效提高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但由于成本和环境问题,合金化并不适用于经济化的大规模生产。晶粒细化是一种可以同时提高强度和韧性的非合金化方法。然而,晶粒细化会极大的降低材料的塑性。上述研究均无法开发具有延展性,抗断裂性和低成本的超高强度钢。因此,发展超高强度同时兼备优良塑性与韧性的结构材料,一直是材料科学家及工程师过去几十年间希望解决的世界级科学难题。尤其是当屈服强度进入2GPa的超高范畴时,进一步改善材料韧性的难度成倍增加,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黄明欣教授团队在这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0-05-22 01:55:01
阅读(1476)
评论(0)